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藝術2022-12-30
簡介西方藝術史畫自畫像第一人藝術家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要留下自己的痕跡的

約瑟在波提乏家多少年

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她/故事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或許你曾聽過那些偉大的女藝術家,但聽到的卻不是她們真正的名字,“馬奈的繆斯”“北齋的女兒”“羅丹的情人”……

今晚的夜讀來自於科普漫畫《藝術史的另一半: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本書從一個偽命題出發,作者以活潑有趣的方式講述了歷史上多位偉大女藝術家的生平與成就,重新觀看藝術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流派,著重講述了被歷史遮蔽的“藝術史的另一半”:各個時代的女藝術家如何突破社會及個人生活中的限制,改變藝術史的程序、提出描繪世界的新方法、並創作出令人驚歎的藝術作品。

此外,本書由文字作者李君棠和繪畫作者垂垂共同創作完成,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兩種不同的創作方式的融合與碰撞。

歷史上有偉大的女藝術家嗎?

歷史上有女藝術家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如果加上“偉大”這個形容詞,再問一遍這個問題,似乎會讓人犯難。女藝術家的名字並不在藝術史的“常識”之內。如果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認識王維或列奧納多·達·芬奇,可能會令人驚訝,但是如果那人不知道管道昇或弗裡達·卡羅,大概卻沒什麼大不了的。在介紹法國印象派的書裡,如果繞開畫睡蓮的克勞德·莫奈,簡直是大逆不道之事;而如果恰好忽略了貝爾特·莫里索,卻不會有太多人提出質疑,即使莫里索參加印象派聯展的次數比莫奈要多得多。

為什麼會這樣?是女藝術家們更缺少天賦嗎?還是她們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讓自己被人記住?

1971年,藝術史學者琳達·諾克林在《藝術新聞》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指出“偉大”的概念本來就是藝術史敘事有意無意編造的一種神話。

在這種神話裡,一個藝術家有天賦、創造出偉大的作品然後青史留名,是一個不會被動搖的成長模式。然而要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並不完全仰賴天賦,而是需要經過反覆的訓練,得到周遭環境乃至社會的一定程度上的支援。這些先決條件看起來並不浪漫,也總是從偉大藝術家的傳說中被刪除。諾克林明知故問:“如果畢加索是個女孩呢?他的父親還會為他投入如此多的注意力和期望嗎?”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許多女藝術家甚至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訓練的機會——歐洲不少美術學院直到19世紀才開始接受女學生的申請。如果她們有幸成為男性藝術家的女兒、伴侶或是助手,能夠接受基礎藝術教育,就會遇到第二個難題——裸體。女藝術家使用裸體模特長期以來被視為絕對的禁忌,而繪畫或者雕塑出生動的人體是西方藝術的重要評判標準——讓她們在這場比賽裡輸掉實在太容易了。

諾克林的講述在西方藝術史學界可謂石破天驚。從那時起,許多人開始努力挖掘歷史上那些隱沒的天才——被遮蔽的女藝術家們,並且發現,在藝術史的幾乎每一個階段,女藝術家從未缺席,總有女藝術家超越自我和社會的限制,創造出動人心魄的作品,然後迅速被人遺忘。

總是如此。

從諾克林發表這篇論文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十年。在這段時間裡,重新發現和討論歷史上的女藝術家的著作數不勝數。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為什麼我們仍然想要做這本書呢?

我們想,如果從女藝術家的角度來梳理和介紹藝術史,也許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回答更多的問題。比如,“藝術史應該怎麼寫,是不是由一個人決定的?”“藝術家突出重圍,需要什麼樣的條件?”“藝術家需不需要有商業頭腦?”在這本書裡,所有女藝術家都不是作為彌補性的角色或者例外存在,也不是“僅僅因為她們是女人”就被選中。我們挑選出了藝術史中不可或缺的女藝術家,瞭解她們,才能夠真正瞭解藝術史的全貌。

誰來定義“偉大”?

藝術家的名字被一代人記住還不足夠。想要被人世世代代歌頌,還需要史學家的努力。1550年,義大利藝術家喬治·瓦薩里出版了第一本西歐藝術史著作《藝苑名人傳》,影響和塑造了許多人對西方藝術史的理解。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藝苑名人傳》介紹了許多義大利藝術家的作品和生活軼事,書的全名是《最優秀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的生平》,這個題目反映了瓦薩里的野心:他不僅僅要儲存一份藝術家記錄,還要選出他們當中最偉大的藝術家。而且在瓦薩里看來,評判那些偉大的畫作需要參考藝術家的生活。至今仍然有人同意這個觀點——藝術家的生活和他的作品是不能分開看的,而且藝術史應該呈現的是一代代藝術家的歷史,而不是一件件作品的歷史。

在《藝苑名人傳》中,瓦薩里把文藝復興分為三部分,其中米開朗琪羅、達·芬奇和拉斐爾生活的16世紀初被稱為“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他認為,是這三位藝術家的作品標記了藝術史巔峰的成就(在“文藝復興三傑”當中,瓦薩里又把米開朗琪羅尊為最偉大的藝術家)。他們作為頂級大師的地位就此確立,未來的藝術家們很難再撼動瓦薩里選出的“文藝復興三傑”的地位。

佩普羅西亞·德·羅西德·羅西

《約瑟和波提乏的妻子》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在瓦薩里厚厚的傳記裡,他只記錄了一位女性藝術家——雕塑家佩普羅西亞·德·羅西德·羅西出生於15世紀末的博洛尼亞,擅長在果核上雕刻精細的圖案,甚至能刻出一幅《最後的晚餐》。她精湛的技藝讓她贏得了為博洛尼亞聖白託略教堂創作雕塑的委託訂單。她現在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在這間教堂裡創作的——《約瑟和波提乏的妻子》:波提乏的妻子想引誘約瑟,被他拒絕,在約瑟逃跑時她扯下了他的披風,這後來成了誣陷他的證據。這件雕刻作品有生動的細節,波提乏的妻子手臂上的肌肉和飄動的披風線條都經過了細膩的處理,將故事中關鍵的一刻用大理石定格了。

這個故事似乎是一個不幸的隱喻。德·羅西成名後,有人散播謠言說她是一個不道德的女人,讓她的事業受到了重大的打擊,她最後在貧窮中死去。

即使瓦薩里再版《藝苑名人傳》時又加入了三位女藝術家,但是和長長的一百多位男藝術家的名單比起來,仍然顯得太少了。瓦薩里對女性藝術家的忽略,或許是因為文藝復興時期從事藝術的女性要比男性更少。無論如何,這個有意無意的忽略,也隨著《藝苑名人傳》成為藝術史經典,被保留了下來。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如今大眾所熟知的名畫,在此分類下數量依次遞減

瓦薩里透過他的傳記把藝術家從工匠推到了偉人的位置,他還希望未來的藝術家們都能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他說服當地統治者科西莫·美第奇贊助建立了歐洲第一所美術學院——佛羅倫薩美術學院,並聘請米開朗琪羅作為學院院長。學院為培養藝術家增加了新的教學內容:除了學習繪畫技巧,還要學習歷史和文學。在贊助人看來,能夠用對歷史和文學的理解創作作品的藝術家,比在作坊裡只學習技藝的工匠要更高一等。從此,藝術家的地位逐漸超越了工匠。同時,瓦薩里對米開朗琪羅的推崇也透過教育系統傳給了下一代藝術家

就這樣,“偉大”的標準透過美術學院和藝術史確定了下來。

西方藝術史畫自畫像第一人

藝術家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要留下自己的痕跡的?

這件事很難考證。一直以來,總有藝術家在悄悄地做這件事:在古希臘的陶瓶上,有藝術家自豪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在中世紀的手稿上,有藝術家在文字間加上了自己的小畫像;在15世紀時,畫家羅吉耶·凡·德爾·維登畫了《聖經》聖路加給聖母畫像的場景,然後把聖路加的臉畫成了自己的樣子,暗暗地宣告藝術家也可以擁有某種神聖的地位。

那時,藝術家是手藝人的一種,他的地位和收入有時甚至不如工匠。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姓名或者長相,是藝術家強調自己存在的方式之一。

但是,很久以來,還沒有藝術家大膽地站出來說:我就是藝術家,一幅畫的焦點應該是我,不是某位神明或者國王;工作中的我是自信的,而非卑賤的。

直到卡特琳娜·範·海默森這樣做了。

卡特琳娜·範·

海默森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1548年,佛蘭德斯畫家卡特琳娜·範·海默森畫的自畫像是西方藝術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藝術家工作中的自畫像。

她發明了這種繪畫類別。

在她之後,想在自畫像上誇耀自己技巧的藝術家總要若有若無地參考她設下的範例。畫中,她坐在畫架前,正在描繪一幅自畫像,左手拿著畫筆、顏料盤,右手扶著用來固定手的位置的支腕杖,看起來早已精通繪畫這門技藝。

在攝影技術發明之前,藝術家畫下自己的形象通常要照鏡子,而卡特琳娜用自畫像定格了這個過程中的一瞬間。這個選擇很聰明:這樣,她就能大膽、自信地盯著觀眾看,展示她作為一位畫家的氣定神閒,而一旦有人質疑她沒有像一位淑女一樣表現得羞怯、謙遜,她就可以藉口說她只是畫下了自己照鏡子的樣子。

在這幅畫上,你只能看到她,一切都是關於她的:她的相貌、她的自信、她的才華。最後,她在畫的左上角簽名“卡特琳娜·範·海默森/自畫像/1548年/20歲”。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對這位突破了時代限制的藝術家,我們卻知之甚少。

我們可以確認的是,卡特琳娜是佛蘭德斯著名畫家揚·桑德斯·範·海默森的女兒,年輕時就成了範·海默森家藝術工坊裡的得力助手,並得到了聖路加行會的大師認證。她的小型肖像畫能夠精準把握人的姿勢和神態,尤其受贊助人歡迎,甚至征服了匈牙利王后瑪麗。她在西班牙宮廷為王后服務,直到王后去世。

女藝術家“消失”的理由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關於卡特琳娜的性格,我們可以從一些線索裡猜測:比如,卡特琳娜總會給自己的作品簽名——工作坊裡的大部分助手不會留下自己的名字,他們隱沒在範·海默森這個姓背後。而卡特琳娜顯然有更大的野心。

可是卡特琳娜三十歲之後卻在藝術史裡消失了。王后去世後,給卡特琳娜和她的丈夫克雷蒂安·德·莫里恩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撫卹金——也許,更像是退休金:因為他們離開西班牙後,再也沒有人見過卡特琳娜的新作品。

內容選自

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李君棠/著

垂垂/繪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原標題:《沒有這些女藝術家的身影,何來“藝術史中的重要時刻”|此刻夜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