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由 電影派 發表于 藝術2022-12-05
簡介原以為,性侵事件曝光後,影片也會引起很大的反響

影片為什麼叫嘉年華

點選關注

電影派

從此過上沒羞沒臊的觀影生活

電影派

Vol。1010

攜程旗下親子園的

虐童事件,

距離曝光不到半個月;

「三種顏色」

幼兒園,再次爆出醜聞。

而且,這次事件的性質,要

更加惡劣。

難以想象,幼兒園老師和園長們,把孩子當成了什麼。

“我有一個長長的望遠鏡,可以伸到你家裡來,你做什麼說什麼我都知道。”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甭說是三歲孩子,派爺聽了這話,也會

不寒而慄。

25日下午,北京警方、北京市教委和朝陽區政府分別釋出了

情況通報

——

22歲的涉事女教師被刑事拘留,

具體情況還在調查中。

幼兒園園長被

責成免職。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

連孩子都保護不了,

還能保護什麼?

巧合的是,就在事件曝光的一天後,大陸

第一部關於未成年性侵題材

的電影,上映了。

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派爺懷著

無比真摯和迫切

的心情,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部影片的存在。

它就是——

嘉年華 (2017)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前不久,派爺剛剛看了影片的點映,並且也介紹過它——

終於等到這一天,我們拍出了中國版「熔爐」

但此時此刻,派爺還想

再介紹一遍這部影片。

原以為,性侵事件曝光後,影片也會引起很大的反響。

可沒想到的是,電影首映日的排片,只有

可憐的1.2%。

上映兩天,影片目前的票房僅有

700多萬。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和票房走勢截然不同的是,影片的評分卻不斷瘋漲。

從威尼斯電影節放映時的

8.1,

漲到了目前的

8.7。

其中有一條短評,這樣說道:

“等《嘉年華》國內公映的時候,我要告訴所有的外國朋友,這個國家的確就像你們在電影裡看到的一樣。”

派爺當時看到後,認為它是

極其偏激

的。

雖然我們生活的地方還不夠好,但是影片中的故事,

並不是常態。

然而不久之後,三種顏色的事件,就把派爺不切實際的幻想,擊得粉碎。

而這條短評,也成為

點贊最高的一條。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影片聚焦在

兩個少女

的身上。

一個是在旅店打工的小米。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她碰巧成為在旅店發生的性侵兒童案件的

唯一知情者。

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決定保持沉默。

一番掙扎與挫折之後,她終於醒悟,說出事情的真相。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另一個少女,則是被性侵的女孩

小文。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直出於缺失的狀態。

媽媽忙著跳舞,而爸爸

“根本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而當媽媽撕扯著小文的裙子,大吼

“讓你穿這些不三不四的衣服”

時;

當媽媽直到女兒被性侵後,打了女兒一耳光並

瘋狂地剪掉了她的長髮

時;

正常人都能感覺到,發生在這裡的事情,不太正常。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長髮、裙子,

這些是女孩對美的最初認知;可是在大人眼裡變成了她

邪惡的佐證。

在“蕩婦羞恥”的語境下,受害者所要承受的往往不只是性侵;

還有

世俗偏見和羞辱,甚至包括最親近的人。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作為一部女性電影,導演文晏在影片中塑造了

各個年齡段不同型別的女性形象。

從12歲被性侵犯的少女;到為了渣男被迫人流的女人;再到試圖挑戰權力暗網的中年律師。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從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這樣一條時間線索,既是社會上的女性群像;

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女性在歲月的流轉中,需要經歷的苦難。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而除了女性視角,影片也有太多

社會問題的反思。

當小文律師質問孩子媽媽,出事當天在哪裡時說到:

“比起發生了什麼,我更知道為什麼會發生。”

這也是導演在鏡頭外的追問與反思。

雖然題材關於暴力和侵犯,但是作為一部反對暴力的影片,導演的鏡頭中,卻沒有聚焦在

暴力

本身,更沒有

賣弄苦難。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影片幾乎全程採用了

手持攝影和自然光線;

大多數景別也集中在

近景和特寫

鏡頭。

之所以這麼設計,文晏是希望能夠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女孩本身;

而不是

人物之外

的其他事。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正是這種

隱忍和剋制,

讓《嘉年華》顯得尤為珍貴。

哭喊叫罵

並不是高階的表達方法,

壓抑的力量

反而更加震撼人心。

當然,影片並不是

盡善盡美。

比如對於幾個女性形象的詮釋,雖然鮮明,但有些人物的塑造還是有些單薄,立不住腳。

而對於人性方面的剖析,也少了一些深層的挖掘。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為了表達而表達

的女性觀點,也讓影片多了一分刻意之感。

儘管如此,派爺依然認為,它是今年

最值得觀看的華語電影之一。

而在此時此刻,《嘉年華》的意義,已經遠

遠超過影片本身。

如同

《二十二》

一樣,它的拍攝技法雖然不完善;

但是它公映後的

社會價值,

已經遠遠超過它本身的

藝術價值。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嘉年華》

則是在二者間做到了兼顧。

如同豆友

@霧淡鄉

所說:

“我們不但拍出了超過《熔爐》的電影,還上演了超過《熔爐》的慘劇。”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三原色」

之前,派爺從來不敢相信,

人性之惡

竟然會到如此地步。

也從未想到,一個女孩想要在中國安全地長大成人,竟然是一件

這樣不容易的事。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嘉年華」

這個詞,是

狂歡節」

的音譯。

未成年性侵,是多麼悲傷的一件事,但是影片卻有這樣一個諷刺的名字。

導演文晏,這樣解釋:

“我們生活在一個光鮮喧囂的時代,很多節慶活動都冠以 「嘉年華」 ,而這些光鮮背後的人和事,卻鮮少有人去關注,而這正是我想關注的。”

確實,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像是一場

嘉年華。

每當一個新聞熱點出現,所有的目光都會一窩蜂地投來

熱切的期盼。

然而當潮水退去,那些充滿熱忱的眼光,也隨之而去。

留下的一地灘塗,逐漸被人遺忘。

很有可能,這件事不久之後就遺忘在人們的腦後。

受傷的孩子和悲憤的家長,

也會湮沒在下一個熱點新聞中。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但是派爺希望,它可以被我們

記住得久一點。

就像這部《嘉年華》一樣。

我們也不希望它能改變什麼,但是希望

它能給我們心中,留下點什麼。

所以請別那麼快就忘記;

那些哭泣的母親,無助的父親,受到侵害的孩子們,還有

拿著望遠鏡的“叔叔爺爺”。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我們不是沒見過黑暗,但還

願意相信光明。

「三種顏色」搬上了銀幕,可是沒人看

|

往期精彩 | 好劇 | 好片 | 好不做作 |

一個zan=【為這片打call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