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進博觀察|全球首份零碳迴圈研究報告發布 中國工業包裝產業如何零碳轉型?

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藝術2022-12-02
簡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現場獲悉,該《報告》是全球首份關於零碳迴圈的產業研究報告,嘗試總結零碳迴圈的內生邏輯,以物流包裝零碳迴圈服務為基點,探討這一產業間的橋樑如何與迴圈理念、產業網際網路和碳中和目標緊密聯結,並透過零碳迴圈服務在化工、汽配、

研究報告開頭怎麼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上海報道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的場館,“零碳進博,零塑辦博”的口號隨處可見。

隨著“零碳”、“碳中和”等關鍵詞貫穿本屆進博會,一批關聯的成果也相繼亮相。這其中,在第二屆碳中和國際實踐大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閤中心、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箱箱共用聯合釋出了《零碳迴圈:產業網際網路邁向碳中和》報告(下稱《報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現場獲悉,該《報告》是全球首份關於零碳迴圈的產業研究報告,嘗試總結零碳迴圈的內生邏輯,以物流包裝零碳迴圈服務為基點,探討這一產業間的橋樑如何與迴圈理念、產業網際網路和碳中和目標緊密聯結,並透過零碳迴圈服務在化工、汽配、生鮮冷鏈等行業的實踐案例,解讀這一新模式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及其不可忽略的經濟、環境、減排和社會價值。

在本屆碳中和國際實踐大會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表示,中國在“雙碳”方面的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例如,2021年中國清潔能源投資高達3800億美元,總額世界第一,有效帶動全球清潔能源投資;中國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別降低2。7%、3。8%,城鎮新建綠色建築面積佔當年城鎮新建建築面積比例提升至84%。

事實上,在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程序中,巨大的市場需求必將被催生。以智慧工業物流包裝行業為例,在產業鏈上游,需要打造製造技術為引領的包裝製造體系;在產業鏈中游,需要構建“用箱-管箱”一體化的運營服務網路體系;在產業鏈下游,需要發展無界化、全球化的行業客戶;從產業鏈相關配套服務看,工業物流包裝行業的零碳迴圈將聯動更多新基建、金融和保險行業。

“零碳迴圈是指工業包裝透過技術創新在全生命週期實現綠色化、低碳化的迴圈利用。”箱箱共用創始人兼CEO廖清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工業包裝的“零碳迴圈”將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標準配置。

廖清新認為,“零碳迴圈”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智慧型工業包裝在數字技術的驅動下,最大化實現迴圈與共用,提升包裝利用效率,減少包裝閒置和浪費,實現資源節約;第二,透過迴圈使用,相比於一次性包裝,在末端處置環節,最大化減少固體垃圾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根據《報告》,中國包裝聯合會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包裝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為12041。81億元,同比增長16。4%,基本為GDP增速的2倍。而以工業包裝迴圈服務市場為例,根據對零售、食品飲料、化工、家電、汽配和醫藥等與物流包裝行業相關性較高的行業的細分產品包裝成本的初步測算,上述行業2021年的包裝成本或將達5675。7億元,市場規模頗為廣闊。

《報告》指出,從前期單位產值的包裝費用成本看,在替代一次性傳統鐵桶、噸桶和一次性傳統紙箱方面可平均降低成本52%左右;如果替代率達50%,則到2030年,僅從上述行業,即可節省物流包裝費用1688至4207億元。

“全球包裝行業面臨著至少每年6億噸的碳減排空間,這相當於2。3億輛燃汽車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的總和。”廖清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面對這個龐大的減排空間,產業鏈上下游需要攜手合作與共進,從上游的研發、設計、材料、工藝和製造,到中游的運營網路、倉配調,數字化平臺建設,再到下游各行各業細分垂直領域應用與推廣。

實際上,“零碳迴圈”理念在包裝產品設計、製造和配套設施方面將培育企業綠色低碳的投資需求,大幅度降低產品設計、製造、配套設施的能耗和建設成本,並透過智慧化、數字化手段引導智慧物流產業鏈結構升級,引導資金向產業鏈集聚流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在供應鏈零碳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報告》還指出,應關注傳統基礎設施的智慧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和數字物流新型基礎設施的低碳化推廣應用。

在廖清新看來,構建工業包裝的“零碳迴圈”體系,將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度。“在工業包裝領域,中國企業作為全新體系構建者,已具備全球領先優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