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秋漸涼,盼歲月靜好(美文)

由 荼蘼說 發表于 藝術2022-12-02
簡介農民祈願一個好收成,所以把秋天稱之為豐收之神,人們期待歲月靜好,所以在等一個深秋,等一個愛的人

青春是秋天的什麼

01

臨高閣,瀟湘雨,紙扇微傾,扇落一地秋。

樓中樓外,滿是荒涼。樓外一場秋雨落梧桐,滿城盡是風飄絮,閣中黃燈殘照,微風潛雨,擾亂一時清夢。

晚來的秋雨帶著一絲清涼,高樓門外,寒風疏影,分外悽悽。

孤寂的時候,最是傷感,一是傷春,二是悲秋。人生就是這樣,有意氣風發,也有遲暮之時。

年輕時嚮往周瑜那般,點將臺上雄姿勃發,等到興盡而歸的時候,過往雲煙,唯盼歲月靜好。

秋雨中,雨絲把人的掛念相牽連,人和人的情感,大抵只有在深秋才會共通,是思念,也是祈願。

思念遠方的人,望他平安,自己身正暖,心念意中人是否

衣正單

人們都說歲月靜好,卻不知歲月難回首,每每深秋,百花凋零,殘燭斜照,不免添了些歲月遲暮之感。

就像晏殊在《清平樂》裡寫的那樣

:“

記得去年今日,依舊黃葉西風

,都想留住同樣的秋色,卻往往在一紙素箋裡懷念青春。

或許秋天正是這般,既有飄零之感,也有歸家之意,所有的歲月都加上了朦朧的濾鏡,歲月變得可期,人生變得更好。

秋漸涼,盼歲月靜好(美文)

02

秋風漸涼,吹動心中漣漪

每每秋風開始凜冽的時候,就宣告著一個夏天結束。夏天的燥熱和懵懂彷彿在九月的某一夜裡被撫平。

思念總是在夜裡翻來覆去,想著黎明再見,卻又害怕再見已是黃昏。想著後會有期,卻從未想過最後一面。

秋風漸涼,所有的故事都埋進了土裡,所有故事都從遇見開始講起,所有的青春也從秋天消逝。

知乎裡有一個帖子,說的是:你從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青春已經不在了?

秋漸涼,盼歲月靜好(美文)

下面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從徹夜難眠思念一個人開始,到再見已是陌路結束,也從迎著秋風飛舞,到天涼加衣而結束。

秋天是教會一個人成長的最唯美的季節,不像夏天,熱烈而難忘,不像春天,懵懂而又無知。

彷彿秋天最不能隱藏的就是那一樹枯黃,每每看見,都是懷念,卻只能隨著落葉,一點一點被泥土腐化,被風凌亂。

秋風最能吹動人心,彷彿所有的情感,都是在秋天得到共鳴。

就像李清照和溫庭筠一樣,

梧桐更兼細雨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更苦

都是苦思最好的詮釋。

秋風帶給人的不僅是思念,更多的是追憶,追憶一段過往,每當風吹過,心中便泛起漣漪。

秋漸涼,盼歲月靜好(美文)

03

活在當下,才能寵辱不驚

“我們最難確認的事,就是承認自己沒有看清現實。”

人彷彿總是後知後覺,當第一片葉子落下的時候,沒有感知,等到落木蕭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已被這秋風所亂。

人們往往想著放下過去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不確定冒出來,所以傷感,所以猶豫。

就像蘇軾那般,在貶謫黃州的時候也能面對這滿天秋色,寫出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這樣唯美的詩句。

或許此時他的內心是猶豫的,可是事已至此,只能放下。

儒家思想裡面,關於中庸的描述,或許更適合此時的蘇軾吧,

求其上者得其中

或許是最好的安排。

人最怕不能活在現實裡,就好像一直在雲端飄著,就不知道泥土的觸感,就不知道泥土的感知力,所以飄飄欲仙,所以偏離幸福之外。

就像這滿山的枯葉一般,誰能想到春天時的生機盎然,到了秋天卻只能

化作春泥更護花

呢?

或許人應該更“接地氣”一些,靠著腳下的土地,去領略深秋之美,去過好自己的人生。

秋漸涼,盼歲月靜好(美文)

04

得失不論,唯盼歲月靜好

秋漸涼,目之所及,皆有一絲悵然若失,就像秋雨一般,下的大些,便散落一地哀愁,下的小些,便打溼不了人心。

就像在《赤壁賦》裡寫的那樣

:“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可以取之不盡,其餘的全部都有取捨,總不可能清風與明月撞個滿懷,多少有點貪婪。

天冷便要加衣,人心涼了便要看淡,所以得失在心裡失衡,便要重新開始審視。

歲月給了我們什麼,也會剝奪一些什麼,深秋之中,花為給果實提供枝丫,自己飄散而去,自己丟掉一些什麼,反而能夠更好的前行。

人一直在路上,不怕秋風迷眼,怕只怕歲月不饒人,慢慢的走,總會走到終點。

農民祈願一個好收成,所以把秋天稱之為豐收之神,人們期待歲月靜好,所以在等一個深秋,等一個愛的人。

歲月靜好,寵辱偕忘。

與人白頭,恩愛不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