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藝術2022-09-29
簡介更嚴謹地講,這不叫擠兌,而叫擠提,因為我們不能將紙幣兌換成金錢,而只是從銀行將存款提出,即提款

轉賬開戶的錢如何取回

意見領袖 | 王劍

什麼是擠兌

銀行擠兌

(run on banks)其實是一個很古老的概念。

在近代之前,尤其是金屬本位幣時代,真正作為貨幣的是貴金屬或貴金屬製品(比如金幣),我們稱之為金錢(即金錢的本義)。平時老百姓交易會用到這種貨幣。但是,貴金屬作為貨幣有多種不便,比如有時過於沉重不便攜帶,有時則是因為幣值過高導致小額交易不方便(一兩白銀在古代是很大一筆財產,平時買點零食不方便找錢)。總之因為種種原因,貴金屬日常交易不便。

於是,從事支付結算業務的銀行(及其雛形,包括錢莊、票號等各種類似,本文暫且全統稱為銀行)就出現了。客戶可以把貴金屬的金錢存在銀行,銀行給他簽發一張票據,憑這張票據可以來本行取回錢。

因為這家銀行信譽很好,客戶就不用去取錢了,直接可以拿這張票據去市場上買東西,因為賣家也信得過這家銀行。

於是,“鈔票”就誕生了。它的專業名稱應該是“銀行券”。我們說這銀行券履行了貨幣職能,但嚴格地講,它還不是貨幣(只有金錢才是真正的貨幣),它是可以向銀行提取金錢的憑證。

但這時,銀行收到了客戶存入的金錢,並不會一直鎖在保險櫃裡,因為他們發現客戶不會同時來取錢。於是,他們可以把一大部分金錢拿去做其他經營(只留一小部分用於應對客戶提款),比如放貸款,或者投資於其他專案。

此時,銀行就會面臨一個問題:

如果所有的存款客戶來將持有的銀行券兌換回金錢,那麼銀行手上的金錢是不夠的(因為銀行已經將一些金錢投資出去了,不能馬上收回),銀行就會面臨破產。這就發生了“擠兌”。此處的“兌”就是將銀行券兌換回金錢的意思。

那麼何種情況下會發生擠兌呢?有可能是一些突發原因,比如民眾發現經濟不好,擔心銀行的資產出問題。他們甚至可能會因為謠言而這麼做。也有可能沒啥原因,只是剛巧有過多的客戶來取錢。

所以,銀行是一門很脆弱的生意。

監管部門為了防止這種擠兌的發生,會大致地估計一個客戶來取錢的比例,然後要求銀行在把真實金錢投資出去時,要求保留存款一定比例的金錢,就叫存款準備金。這個比例就叫法定存款準備金比例。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現代貨幣制度

但前文講的是近代之前的故事,那時候的一大特點,就是我們得區分“金錢”和“銀行券”,金錢是真正意義的貨幣,而銀行券是貨幣的代表憑證。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比如一張可以去村頭小店換取蘋果的提貨券,不等於蘋果本身。蘋果可以吃,但券不能吃。

比如美國建國初期,由財政部發行鑄幣,這是他們的法定貨幣。你把鑄幣存到銀行——當時他們國家有數都數不清的銀行——得到一張銀行券。

後來,這個區別在主權信用貨幣時代變得模糊了。主權信用貨幣時代,由主權國家發行貨幣,一般就是紙幣,這張紙幣不能兌換為任何金屬製幣。一般由一國的中央銀行代表政府發行這張紙幣,也就是中央銀行的銀行券,比如我國現在的人民銀行券,簡稱人民券,後來改稱人民幣。

這些紙幣也可以和金錢一樣,客戶將其存入銀行,得到一筆存款。

到後來,電子支付越來越發達,大家幾乎不用紙幣了,日常支付只使用電子手段,將賬戶裡的存款進行轉賬,就完成了支付。於是存款就可以履行貨幣職能。此處,央行紙幣是真正意義的貨幣,銀行存款是貨幣的憑證。

客戶將紙幣存在銀行,銀行也不保留這麼多紙幣,而在央行的準備金賬戶中保留一定的法定準備金,也就是銀行在央行開戶,並在裡面存款。客戶將存在銀行裡的存款跨行轉走時,存款銀行就需要將它自己存在央行的錢轉給匯入行。

擠兌或擠提

此時,央行是銀行的開戶行,同時,又是銀行的最後貸款人,當銀行需要資金時,央行會給予資金支援。因為現代信用貨幣就是紙上的數字,或者只是電腦裡面的數字,所以,貨幣發行者(央行)可以給你寫一個無限的數,基本上已經沒有擠兌的可能了。

更嚴謹地講,這不叫擠兌,而叫擠提,因為我們不能將紙幣兌換成金錢,而只是從銀行將存款提出,即提款。

我們用常用的資產負債簡表來說明這一點。

先假設一家銀行,負債端有100元存款,資產端則是90元貸款,另有10元存放央行的準備金。先忽略其他不重要的科目。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貸款不能隨時變現,因此銀行面臨流動性管理問題。如果來取錢的人提現超過10元,那麼這家銀行就面臨擠提問題。如果應對不了,就完蛋了。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就是因為一個子虛烏有的謠言,很多客戶來集中提現50元。現代信用貨幣下,提現有兩種形式:一是提取紙幣,二是跨行轉賬將錢轉走。

先看提取紙幣。這家銀行本身沒持有現金,但紙幣的事情容易解決,直接向央行借入即可(一般體現為再貸款)。然後銀行就會派出幾輛運鈔車去央行當地分支行的金庫裡去取現金。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然後,客戶取走50元: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如果是轉賬,那也同樣,也是先向央行借錢,央行在該行的準備金賬戶中寫入50元。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然後,客戶跨行轉走50元: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注意,除了向央行借,也可以向關係好的其他銀行借。如果這樣,則上面表格中的“對央行負債”改為“同業負債”(其他科目不變)。

當然,此時的銀行資產負債不是正常狀態,負債中存款佔比很低,對央行負債佔比很高。這種狀態只能是一種臨時狀態。

王劍:不怕擠兌的現代商業銀行

後續,如果存款人集中擠提後,發現提款非常順利,謠言就不攻自破了,存款人開始意識到這家銀行根本沒有問題,於是後來存款就陸續迴流。因此,打破擠提謠言的最好辦法就是怎麼提都能提。資金存回來後,銀行便可還掉央行的借款,報表恢復原樣。

哪怕更糟糕的情形發生,客戶一時未將存款存回,銀行就一直保持上述報表,這樣的情況當然是比較不幸的,但不至於導致這家銀行經營破產,而是逐漸縮表。只要這家銀行的貸款質量是良好的(本文討論的是一家健康的銀行被擠提),等貸款慢慢收回,就可陸續還掉央行的借款,從而縮表。

可見,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在央行最後貸款人的加持下,銀行並不怕擠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