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老師說:止於感謝心意|荔枝時評

由 荔枝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2-09-23
簡介但是,感謝心意,僅止於此——QQ群聊天記錄的曬出,本身是帶有負面情緒的,一個班級家長的共同行為和一個個體學生的“束脩”,這兩者之間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荔枝師和勵志師各有什麼意思

(作者王舒成,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揚州中學教師;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讓我們先來回顧孔子的一段話。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孔子是辦私學的,學生去見他,只要自帶“束脩”(十條幹肉)——這在當時屬於薄禮——他都欣然教誨之。這至少說明兩點:

一、從春秋時起,尊師重道就不排斥物質禮品;二、教師與其說接受了禮物,倒不如說接受的是學生的一份心意,儀式感大於實際價值。

時間回到二十一世紀,今天,教師節。浙江蕭山某論壇曬出一個家長群的對話,裡邊商量著收點錢給班上老師買禮物。雖然時空跨越、禮物殊異(這年頭還有誰會給老師送乾肉啊?),但我總覺得歷史重演,二者相隔千年以後,有某種同構性在遙遙呼應。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老師說:止於感謝心意|荔枝時評

作為一個旁觀者,同時也是一名教師,我首先要說的是,感謝家長們的心意。

教師節是一個契機,讓全社會更加關注教育事業,也使得教師獲得很大程度的重視和自我認同,這都是很好的。

家長們熱心討論送禮,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有悠久歷史的風尚的延續。

但是,感謝心意,僅止於此——QQ群聊天記錄的曬出,本身是帶有負面情緒的,

一個班級家長的共同行為和一個個體學生的“束脩”,這兩者之間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老師說:止於感謝心意|荔枝時評

首先,QQ群除了資訊傳達方便、利於教師和家長的溝通之外,也在某些事件中有意無意裹挾了民意,

這一點是值得重視的。春秋時期孔子所面對學生的禮物,其中包含的是學生個體的心意和上學的訴求,明顯而真實;而QQ群集體商議送禮的方式,未免讓有些不想參與行動的家長感到為難,即使最後同意,也有被脅迫之感,發起者的意圖並不代表大家的意圖。

其次,各個家庭的經濟情況都不一樣,成人發起的給老師送禮的行為,總有一定的經濟門檻。這門檻的制定,不會有太多的民主程式和調查過程。

這就使得“給教師送禮”這個行為,不一定具有“束脩”那樣“禮輕情意在”的儀式感,而很可能走向某種程度的攀比,

耗費不必要的錢財,甚至給一些家庭帶來負擔。

再次,我非常同情的是,在這個事件中,教師其實是在QQ群裡的。發起家長征求意見時還說,除了老師不表態大家都來表態!這是一種怎樣的尷尬啊!我揣摩老師的內心,一定是啼笑皆非,有話難言……這個場合對教師來說是會產生誤解的——贊同當然是不能的;不說話會被當做默許;至於反對麼,聲音會被淹沒吧。現今各地都強調師德師風建設,這沒有問題;而如何避免這樣的尷尬場景,可能是更為迫在眉睫的事——

也許教師和家長間的交流,需要一點邊界意識。

那麼,在教師節,人們應該向老師表達關懷和問候嗎?回答是肯定的,但還是上面那句話,止於心意,就可以了。這心意,可以是一條簡訊、一聲問候、一張卡片、一盆綠植……是學生的一個快樂笑臉,是教室投屏裡的一個精心佈置。

讓學生直接面對老師,表達他們自己所想,才會給老師帶來莫大欣慰。

借教師節的東風,老師們當然不該拒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不同於春秋時的私學,現在的教師,或者是有國家編制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者是就職於民辦教育機構的教員,所以不該問學生要“束脩”,而是得依靠國家的政策,和自己的教學能力來提高生活水平。至於學生和家長的表達,止於感謝心意即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