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張良給劉邦出了哪些計策?

由 傳統文化集錦 發表于 藝術2022-09-15
簡介”兩人配合天衣無縫,當年二月,劉邦派張良拿著印綬去齊地封韓信為王,並徵調韓信的軍隊擊楚

張良給劉邦出過什麼計策

《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張良給劉邦出了哪些計策?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不斷絕糧道,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就一定勝利,攻就一定攻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張良給出了哪些計策呢?我們一一列舉:

一、用計奪取咸陽。劉邦想用兩萬人的兵力攻打秦朝嶢關的軍隊,張良勸告說:“秦軍還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嶢關的守將是屠戶的兒子,市儈容易以利相誘。希望沛公暫且留守軍營,派人先去,給五萬人預備吃的東西,在各個山頭上多增掛旗幟,作為疑兵,叫酈食其帶著貴重的寶物利誘秦軍的將領。”秦軍的將領果然背叛秦朝,打算跟劉邦聯合一起向西襲擊咸陽,劉邦於是到了咸陽,秦王子嬰投降了沛公。

二、勸劉邦放棄秦宮享樂。劉邦進入秦宮,哪裡貴重的寶物、美女數不計其數,劉邦想留下住在宮裡。樊噲勸諫不聽。張良說:“秦朝正因暴虐無道,所以你才能夠來到這裡。替天下剷除兇殘的暴政,應該以清廉樸素為本。現在剛剛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樂,這正是人們說的‘助桀為虐’。況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希望你能夠聽進樊噲的意見。”劉邦這才回車駐在霸上。

張良給劉邦出了哪些計策?

三、鴻門宴脫險。張良在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公元前206,沛公做了漢王,統治巴蜀地區。張良便勸告漢王說:“大王為何不燒斷所經過的棧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來的決心,以此穩住項王的內心。”劉邦聽從建議燒斷了所經過的的棧道。有一天劉邦問道:“我打算捨棄函谷關以東等一些地方作為封賞,誰能夠同我一起建功立業呢?”張良進言說:“九江王黥布是楚國的猛將,同項王有隔閡;彭越與齊王田榮在梁地反楚。這兩個人可立即利用。漢王的將領中唯有韓信可以託付大事,獨當一面。如果要捨棄這些地方,就把它們送給這三個人,那麼楚國就可以打敗了。”劉邦聽從建議乘勢攻佔了燕、代、齊、趙等國的領地。

五、張良借箸諫阻分封。公元前204,劉邦再次受挫,與酈食其商議削弱楚國的勢力。酈食其建議說重新封立六國的後裔,使他們都接受劉邦的印信,這樣就可以面南稱霸。這個時候張良進來,說了八個原因不能分封,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避免了一次重大戰略錯誤。為今後漢王朝的統一減少了不少麻煩和阻力。張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謀略家和富有遠見的政治家。

張良給劉邦出了哪些計策?

六、假封韓信和彭越。當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的時候,韓信卻在北路戰線上順利進軍,勢如破竹。韓信申請封假齊王。”劉邦一開始不同意,反而破口大罵後,張良在案下輕輕踩了劉邦的腳,劉邦反應很快,改口罵道:“大丈夫既定諸侯,就要做個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兩人配合天衣無縫,當年二月,劉邦派張良拿著印綬去齊地封韓信為王,並徵調韓信的軍隊擊楚。授印齊王,雖然是劉邦對韓信的暫時妥協,但這個順水人情和權宜之計,居然籠住了韓信,成功地解決了漢內部的權位矛盾,贏得了楚漢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對此,東漢苟悅曾有一句極為中肯的評價,他說:“取非其有以予於人,行虛惠、而獲實福。”穩住韓信以後,楚漢戰爭的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後來,劉邦佔據優勢,對楚已逐漸形成合圍之勢:韓信據齊地不斷襲擊楚軍,彭越又屢次從梁地出兵,斷絕楚軍的糧道。項羽提出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立約解甲歸國,各不相犯。張良以一個政治謀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項羽腹背受敵、捉襟見肘的處境,便與陳平同諫劉邦道:正是滅楚的有利時機,宜猛追窮寇,畢其功於此舉。否則放楚東歸,如放虎歸山,必將遺患無窮。”劉邦採納的張良的意見。後來又聽從張良建議封韓信彭越為真王,終於打敗項羽。至此,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告終結。

七、勸都關中。國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處,這無疑對新興的西漢王朝的鞏固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起初,劉邦本想長期定都洛陽,群臣也多持此見。一天,齊人婁敬求見劉邦,陳說關中的地勢險要,勸劉邦定都關中。劉邦一時拿不定主意,而這時那些主張建都洛陽的大臣們卻紛紛陳說建都洛陽的好處。獨有張良支援婁敬的主張。張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負重望,又深得劉邦信賴,因而漢高祖當即決定定都關中。漢五年八月,劉邦正式遷都長安。

張良給劉邦出了哪些計策?

八、諫封雍齒。有一天,劉邦在洛陽南宮,從閣道上看見諸將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竊竊私語,就詢問張良他們在談論什麼事。張良故意危言聳聽地說:“他們在商議謀反!”劉邦大吃一驚,忙問:“天下初定,他們何故又要謀反?”張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這些人才爭得了天下。現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時喜愛的人,而誅殺的都是平時您所仇怨的人。現在朝中正在統計戰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畢竟有限。這些人怕您不能封賞他們,又怕您追究他們平常的過失,最後會被殺,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劉邦忙問:“那該怎麼辦?”張良問道;“您平時最恨的,且為群臣共知的人是誰?”劉邦答道:“那就是雍齒了。”張良說:“那您趕緊先封賞雍齒。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了,自然就會安心了。”張良避免一場內亂禍事。

張良給劉邦出了哪些計策?

九、請“商山四皓”保太子。劉邦想廢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兒子趙王如意。很多大臣進諫勸阻,都沒能改變他的想法。呂后請張良出謀劃策,張良說:“這件事是很難用口舌來爭辯的。皇上不能招致而來的,天下有四個人。這四個人已經年老了,都認為皇上對人傲慢,所以逃避躲藏在山中,他們按照道義不肯做漢朝的臣子。但是皇上很敬重這四個人。請把他們四人當作貴賓,有一天,劉邦設定酒席,太子在旁侍侯。那四人跟著太子,他們的年齡都已八十多歲,鬚眉潔白,衣冠非常壯美奇特。皇上感到奇怪,問道:”他們是幹什麼的?“四個人向前對答,各自說出姓名,劉邦沒有辦法只能指著那四個人給戚夫人看,說道:”我想更換太子,他們四個人輔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經形成,難以更動了。“皇上最終沒更換太子,原本是張良招致這四個人發生了效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