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由 窮心理 發表于 藝術2022-09-11
簡介也就是說,無論在結構還是過程維度上,都存在兩種研究正規化,第一種正規化以觀察者的視角研究人們認為道德人格是什麼樣的,也就是在一種常識性的民眾心理學水平上,人們是如何來看待道德人格的

自尊自信自律自強是什麼意思

每一個社會都弘揚道德模範,弘揚也許意味著社會的道德水平並非完美。

在如此強調生存和繁衍的人類進化過程中,善似乎遠不如惡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在灰暗現實下展示出的人類圖景中,理想的善良社會似乎總是會被窮兇極惡的暴行所擊潰,而不道德行為的發生在這樣的資訊時代中總是可以終日不絕於耳。

它影響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它使得我們對世界的態度變得沒那麼積極。

研究者發現,家庭關係中的一件消極事情總是需要至少五件或者八件積極事情方能抵消其影響。也許是進化過程中對生存的過度關注,使得我們會對威脅自己的事情產生更多的注意,耗費更多的認知資源。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壞的情緒彌散終日,而好的心情卻轉瞬即逝。

我們很容易討厭一個人,對他形成壞的刻板印象;卻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信任一個人。因此我們對不道德行為的關注似乎也要大過道德行為,因為相比於追求一個正面的自我形象,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避免一個負面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說在做個好人與不做壞人之間,我們首先選擇後者。

但是即便如此,對於每天都會撒謊的我們來說,對英雄的崇拜和對道德人物的追尋卻始終沒有停息。即使是原始人類,也會崇拜動物圖騰,並將它們擬人化和道德化。在不同的文化裡,超級英雄不斷出現在電影中,各種現實道德模仿也不時因為他們的道德行為受到表彰。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會經常做出道德行為?

人往往會有種直覺,將道德行為的原因歸因於內。

因此,人格心理學領域的道德研究一直備受關注。但是人格存在不同的層面,不同研究者提出不同的分類。如將人格這一概念的層面分為傾向性的人格特徵、動力性的個人關注以及發展性的人生敘事,或者將整個人格系統及其影響因素分為基本傾向、特徵性適應、自我概念、客觀傳記及外部因素。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嚴格來說,人格概念所包含的內容與人格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所採取的層面並不是一回事。比較常見的人格研究層面也包括描述、動力與發展;或將研究的層面分為界定人格系統、描述人格成分、理解人格組織以及追蹤人格發展。

拋開發展性的人格研究,在某一個橫斷面上,人格至少包括結構和過程兩個方面,這是人格的“所有”和“所為”。

道德人格研究也不例外,拋開發展研究,人格心理學家對道德人格的研究也可以用結構和過程這一分類來區分。

而我們認為在美德或者說是道德人格的研究中,除去結構和過程這一維度,還存在觀察者

—行動者維度。也就是說,無論在結構還是過程維度上,都存在兩種研究正規化,第一種正規化以觀察者的視角研究人們認為道德人格是什麼樣的,也就是在一種常識性的民眾心理學水平上,人們是如何來看待道德人格的。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第二種正規化以行動者的視角來看待道德人格,即研究具有道德人格的人其特質和加工過程。當然這一區分是為了組織的需要,四種正規化之間並不絕對。

道德原型取向研究人們是如何看到道德人格結構和道德特質的,它的主要方式是讓人們對道德榜樣或者道德特質進行某種評定、組合與排列,以便在常識水平得到道德人格的特點及穩定結構。

Walker和Pitts讓120名包含老年、中年以及青年的成年人分別自由列出具有高道德水準、高宗教信仰以及高靈性的人的品質或者屬性,分別得到91個道德屬性以及110個宗教屬性以及110個靈性屬性。接著研究者讓另120名成年人評價一個高道德水準、高宗教信仰以及高靈性的人在這些屬性上的匹配程度。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結果發現,公正等

42個屬性僅僅被用來描述高道德水準的人,傳

統等50個屬性僅僅被用來描述高宗教信仰的人,而安寧等55個屬性僅僅被用來描述高靈性的人;同時也包含刻苦等17個被高道德和高宗教者共享的屬性,誠實等12個被高道德和高靈性者共享的屬性,虔誠等23個被高道德和高靈性者共享的屬性,以及關懷等20個被三者都共享的屬性。

接著

180名本科生對其中評分最接近原型的50個屬性進行分類,這些屬性被印製在卡片上,而被試被要求進行儘可能少的分類。聚類分析結果發現,高道德水準的屬性被聚成6個維度,分別為:原則—理想主義、依賴—忠誠、正直、關懷—可信賴、公正以及自信。多維標度發現,這些屬性可以歸為兩個維度,分別是自我—他人、內部—外部。同時,宗教、靈性也會聚類出不同的類別。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Walker與Hennig深化了這種研究正規化,接著在道德原型中繼續進行挖掘。他們用同樣的正規化區分了三種不同類別的高道德水準的人:即勇敢、關懷和公正。Walker與Hennig區分了這三種人各自不同的道德屬性分佈並在Wiggins的人格環形模型上比較了三者之間的區別。

其中,描述公正者的詞彙可以被聚合成

5類:理性、公平、盡責、誠實和講原則;描述勇敢者的詞彙可以被聚合成5類:奉獻、有信心、自我犧牲、英雄主義和無畏;描述關懷者的詞彙可以被聚合成3類:利他、愛與共情、誠實與依賴。

Lapsley與Lasky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但他們同時考察了這些道德原型的效度,即道德原型是如何影響人們實際的認知加工過程的。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首先,他們讓人們自由聯想,羅列出那些

“好品質”的特徵或者屬性;接著,他們讓人們對這些特徵或者屬性進行簡單的評定,即它們分別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描述一個具有美德的人,並透過這樣的方法選擇評定得分最高的20個詞彙作為美德中心詞彙,選擇20個評定得分最低的詞彙作為美德邊緣詞彙。

接下來,

Lapsley和Lasky讓給人們20個描述來描述一個人,這20個描述裡包含10個美德中心詞彙和10個美德邊緣詞彙,實驗參與者的任務是記憶這些詞彙並進行再認,再認的詞彙包括之前得到的所有美德中心詞彙和美德邊緣詞彙,結果發現,對比美德邊緣詞彙,人們在再認時會更多地再認出那些沒有出現在記憶任務中的美德中心詞彙。

這表明,人們的道德人格原型確實在影響他們的資訊加工過程,當啟動了與道德人格有關的概念時,這些道德原型更容易被啟用。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不難看出,道德人格的原型取向首先意在找出道德人格分類的結構,並表明這些結構能影響到人格過程。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而在已被普遍接受的人格大五分類上,除去特質原型取向的研究,至少還有理論取向和因素分析的詞彙學取向兩種。理論取向的道德人格或者美德研究為哲學家所鍾愛。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孟子也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所以智、仁、勇就是孔子的道德人格分類;仁和義也是孟子的道德人格分類。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了五常:仁、義、理、智、信。

現代學者又將其含義進行了解讀,將每一種美德又進行了細分。細看這五常的現代解釋,實則並非是中國古代人格理論,而應該是中國古代美德分類論。

尋覓穩定的人格分類是人格心理學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國古代積極心理特質的代表。社會心理學家達克爾

·克特納認為,仁就是一門科學,而生活中的善事與惡事的比率即為仁率,它可以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表徵我們的幸福、體驗生活的意義、體現時代的精神。

保羅·扎克認為,仁可以用信任來測量,跨文化調查詢問各國的人覺得其他人是可以信賴的嗎,結果發現,中國的信任程度僅次於挪威和瑞典,排名非常靠前。

同時,催產素也是信任的可靠生理指標,比如讓分別讓吸入了催產素和吸入了生理鹽水的人同時進行信任遊戲(信任遊戲是你可以得到一筆錢,但若你將一部分錢分給另一個人,那個人就會得到三倍於你給他的錢,這時候你越信任他會將錢返還給你,你就會給他越多的錢。),吸入了催產素的那一組遠遠地比另一組更慷慨、更信任他人。當然,也有人認為,在中國文化中,美德還應包括孝、忍、勇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