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臺灣行紀(二):嗲嗲的臺灣腔

由 文藝範兒的Jennies 發表于 藝術2022-09-07
簡介這是臺灣和日本給我的共同感受:說話聲音小,音調低,彬彬有禮

說話為什麼會用臺灣腔

提起臺灣腔,我們會立刻想起志玲姐姐的招牌娃娃音。在大陸人的印象中,臺灣女生說話都是嗲嗲的。而我到了臺灣,發現不僅是女生,男生說話都很“嗲”。

臺灣行紀(二):嗲嗲的臺灣腔

當然這個“嗲“是褒義詞。其實我想說的是,他們的說話音調很低,很多語氣助詞,比如“不要啦”“媽咪,抱抱啦”!

臺灣行紀(二):嗲嗲的臺灣腔

他們的笑聲也是小小的。我們在大巴車上遇到兩個去墾丁海洋館秋遊的臺灣小男生,問我:”姐姐,你怎麼笑得這麼大聲?“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說到聲音低,我還會想起日本。滿滿當當的地鐵中,幾乎聽不到說話和交談的聲音。沒有人大聲地聊天接電話,沒有人開公放看抖音看影片,沒有大聲吃東西的人:一句話,沒有人在侵犯別人的領域。

臺灣行紀(二):嗲嗲的臺灣腔

一個教育水平和公民素質足夠高的社會,是會像尊重自身的空間和權利一樣,尊重別人的空間和權利。這是臺灣和日本給我的共同感受:說話聲音小,音調低,彬彬有禮。

還有個例子是芬蘭,即使公交站臺排隊,也會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有人把它叫做“芬蘭式社恐”,再近便是冒犯。

臺灣行紀(二):嗲嗲的臺灣腔

雨雪交加時,寧願淋雪也不會站在已經有人的站臺裡,侵犯別人的領域。也是高素質社會的人文環境和道德修養。

臺灣行紀(二):嗲嗲的臺灣腔

另外一點,在看到那種大聲拍桌子敲黑板的人時,我不禁在想,他們是不是在以這種方式刷存在感,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重視?而一個真正內心豐盈而自足的人,是不需要從別人那裡獲得存在感的。

臺灣行紀(二):嗲嗲的臺灣腔

所以低聲,是一種謙遜,也是一種自信。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Jennies(公眾號

品質生活與小眾美學的倡導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