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由 觀復博物館 發表于 藝術2022-08-11
簡介▲ 法國普瓦捷聖母大教堂(建於11世紀晚期至1150年),羅曼式建築▲ 法國奧爾奈的聖彼得教堂(1130年),羅曼式教堂的半圓形拱門更像是一道彩虹羅曼式教堂的半圓拱券逐漸演化成哥特式教堂的尖拱券,這樣的進化有什麼好處呢

殉教者是什麼

大家好,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先生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我們不定期為粉絲贈送觀復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虛極子按:門,一左,一右,哪邊是天堂?哪邊是地獄?

巴黎聖母院有三座大門,一座是金拱門,另外兩座也還是金拱門。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巴黎聖母院(建於1163-1345年)西立面三座巨大拱門

這三座拱門不但裝飾繁縟,而且在門洞的拱緣飾和門楣處全部被塗上了金色。沒有任何一座中世紀教堂的正立面會被彩繪完全覆蓋,但當時的歐洲人常採取“著色策略”,尤其是著金色。這些宏偉建築雖然整體上袒露著石頭的原始色調,但在入口處卻由內向外放射出無限金光,令人神往。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巴黎聖母院西立面中門

中國人慣用很通俗的方法來描述所見所聞。比如,帶旅遊團的中國導遊就特喜歡指著巴黎聖母院介紹說:那兒有三座“桃形”大門。這種表述雖有些“中特主義”,但也說明中國人敏銳地注意到了拱門的特殊之處:冒尖兒!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巴黎聖母院的尖塔和東立面

巴黎聖母院的建造年代(1163-1345年)正處於哥特式建築藝術蓬勃發展的時期。“哥特人”是日耳曼蠻族的一個分支,公元4、5世紀重創羅馬帝國的正是哥特人。哥特式建築的特點就是“高冷”,充滿了歐洲北方民族的孤獨、糾結、神經質。為了強化這種高冷的感覺,哥特式教堂經常運用各種帶尖的建築部件來組建和裝飾自身。譬如說:尖拱、尖券、尖塔、尖肋拱頂……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挪]彼得·尼古拉·阿爾博的油畫《赫爾薇爾之死》(19世紀晚期)展現了抵抗匈奴西進的哥特人形象

在哥特式建築產生之前,歐洲教堂的主流風格是羅曼式(或稱羅馬式)的。羅曼式建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半圓拱”。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法國普瓦捷聖母大教堂(建於11世紀晚期至1150年),羅曼式建築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法國奧爾奈的聖彼得教堂(1130年),羅曼式教堂的半圓形拱門更像是一道彩虹

羅曼式教堂的半圓拱券逐漸演化成哥特式教堂的尖拱券,這樣的進化有什麼好處呢?人們發現一旦確定了半圓拱券的寬度,便也就確定了教堂整體的高度,如果把圓拱變為尖拱,就可以把教堂建造得挺拔許多。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巴黎聖母院西立面

巴黎聖母院的三座大門正是哥特式尖拱券的代表。左邊的那座叫作“聖母之門”,門楣上雕刻的是聖母之死和聖母復活昇天的故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聖母之門的門楣

右邊那座是獻給聖母之母“聖安妮”的,也就是耶穌的姥姥,所以這座門叫作“聖安(lǎo)妮(lao)之門”。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聖安妮之門的門楣

最後咱得著重講講中間那座最大的尖拱門——“最後審判之門”。內陷式拱門裡套嵌的木門分為左右兩扇,中間立柱上站立著耶穌,那神情彷彿拷問著每一個進入者;大門兩旁雁翅排開的是耶穌的十二門徒;門楣上向拱尖攢聚過去的一道道曲線上雕滿了密密匝匝的天使、先知、主教、殉教者。門楣橫樑上方有三層雕刻:上層,耶穌舉起雙手,向眾人展示他因被釘十字架而留在手心上的傷痕,旁邊兩個小天使拿著耶穌受難的聖器,左邊的拿著聖釘和朗基努斯之矛,右邊的拿著十字架;下層,天使吹響號角,亡靈爬出墳墓,準備接受最後的審判;中層,天使長米迦勒正在用天平稱量人類的靈魂,他左邊的人生前是善人,準備升入天堂,右邊的人罪孽深重,正被魔鬼拖入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去教堂祈福應該走哪個門

▲ 最後審判之門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活在世上,時時念的是趨利避害;人走進教堂,為的是祈福禳災。然而,當眾人習慣性地靠右行走時,無意中走進的卻是右邊那扇地獄之門……

我們每天發表歷史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及馬未都錄製的影片,同時傳送館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謝謝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