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淺談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

由 古建家園 發表于 藝術2022-08-09
簡介潮汕古民居營造以石木柱樑結構位置,精美的石雕、金漆木雕、嵌瓷三大民間技藝特色,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牆頭和厝頭垂帶為裝飾特色,並以形態端嚴、深厚穩固、裝飾華麗的風格在我國民族建築中獨樹一幟

怎麼祝福即將生產的孕婦

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是潮汕地區特有的傳統技藝之一,包括潮式仿古建築的建造以及古建築修繕、修復,涵蓋居民建築、園林景觀等古建築。這一傳統技藝始於唐宋,興於明清,盛於清末民初,傳承發展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

潮汕古建築源於中原古建築風格,吸收北方建築風格,結合當地人文環境、地理風貌,形成自身獨特風格,受儒家、易經的影響,烙印尤深。

淺談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

自唐宋以來,中原一帶的先民為躲避戰亂陸續南遷到潮汕一帶。為了生存下去,他們聚族而居,擇地建宅,營造出以宗祠為中心的村寨,明清之後,隨著潮汕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望族世家紛紛大興土木,營造府邸,一時間攀比成風。

潮汕古民居營造技藝主要體現在設計、施工、裝飾三方面,是以仿北方四合院格局的“四點金”“下山虎”式建築單元為主,擴充套件至以宗祠為中心的“駟馬拖車”“百鳥朝凰”式的民居建築群。

淺談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

潮汕古民居營造以石木柱樑結構位置,精美的石雕、金漆木雕、嵌瓷三大民間技藝特色,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牆頭和厝頭垂帶為裝飾特色,並以形態端嚴、深厚穩固、裝飾華麗的風格在我國民族建築中獨樹一幟。

嵌瓷是中國稀有的特種工藝。採用各種釉彩光澤的陶瓷片,經剪取、敲制、鑲嵌、粘接、堆砌而成人物、花鳥、蟲魚、走獸、博佔、山水等半浮雕或立體圓雕效果的特種手工藝品。

淺談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

嵌瓷是潮汕特有工藝美術傳統品種,俗稱貼饒或扣饒。特點是色彩濃豔、質感堅實;久經風雨、烈日曝曬而永不褪色。多用於廟宇、祠堂、華貴建築物和鄉村房屋建築上的裝飾,也有一些掛屏及立體件的藝術欣賞品。

潮汕木雕繼承了我國傳統木雕的雕刻技藝,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吸取了石刻、繪畫、泥塑以及潮劇等各種不同的民間藝術的某些長處,融匯成獨特風格,是我國雕塑藝術中獨樹一幟的流派。

木雕一般採用樟木為原料,以通雕、圓雕、浮雕、鋸通等手法,經過鑿、修等工藝精雕細刻而成。多裝飾於祠堂、寺廟及華貴建築內部的樑柱或廳堂上,或作廳堂的屏風,後來也用於神櫃神龕。

淺談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

石雕是潮汕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品,是別具一格的建築裝飾藝術。以花崗石為主要原料,用通雕、圓雕、浮雕等不同工藝手法精雕細縷,作品以造型優美,形神生動,氣質渾厚,古樸莊嚴為特點而聞名於世。大型作品主要有立體雕刻石柱蟠龍、照壁麒麟、雙獅守門等;浮雕主要鑲嵌於牆壁上,有人物花卉、奇花異草等。

潮汕民居還有一種重要的裝飾手法就是漆畫。漆畫多運用於民居的大門、樑架、脊檁、拱托、挑簷、閃門、屏風等位置。分別採用彩繪、描金、彩金等漆工藝繪製。潮汕彩繪、彩金工藝精緻細膩,整體呈現濃烈豔麗、裝飾性強的藝術特色。

淺談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

潮汕民居還大量採用灰塑和彩繪進行裝飾。灰塑和彩繪多互為配合,交相輝映。主要應用於門額窗框、山牆垂帶、屋簷屐下等。

據清代《潮陽縣誌》記載:“望族營建屋廬、必建家廟、尤加壯麗”,“雕樑畫棟、池臺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竟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故有“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說法。中西合璧、富麗堂皇的私家宅第,使得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名揚四海。

(注:文章僅作知識分享,部分圖源自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刪除!)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網際網路創新平臺!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