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孩子為什麼會頂撞父母?因為你沒學會“傾聽式迴應”

由 趣評 發表于 農業2022-03-07
簡介比如做作業,孩子說:不做

孩子頂撞父母是誰的責任

一位網友抱怨說,孩子不做作業,還頂撞父母。因為具體情況不是十分了解,只能從面上簡單做個回答。有些話,直說出來,會讓一些家長難以接受;但正視問題畢竟比迴避問題更好。所以我不妨說得直接一些: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頂撞父母,根子都在教育方式身上;只是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這種教育方式,習以為常、不以為錯,所以孩子屢屢頂撞自己之後,內心反倒覺得憋屈,自己對孩子這麼好,為什麼孩子不懂呢?

不懂,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學會同理心(即感同身受地理解別人的能力);孩子之所以沒有同理心,則是因為父母沒有同理心,或者雖然有,但沒把這種能力(我認為同理心也算一種能力)傳達給孩子。

最近接觸了一些比較新的教育理論,忽然發現,這些東西雖然看上去和絕大多數家長的習慣、理念是相悖的,但的確很有道理。這個彎很難拐,可能是180度的大彎;有人乾脆就放棄了,幾十年的語言模式,說改就能改嗎?但我覺得,儘量改。

孩子為什麼會頂撞父母?因為你沒學會“傾聽式迴應”

怎麼改呢?核心的一點,叫“

傾聽式迴應

”,避免做評論、下判斷,甚至斷然否定。

什麼叫“傾聽式迴應”呢?打個比方,孩子哭了,你說:“別哭了!”這是下判斷,不叫傾聽,也不叫回應。你說:“寶寶難過了!”這便是從孩子的立場出發做出迴應,更容易讓孩子接受,進而敞開心扉,說出發生了什麼。

一個2歲的孩子,習慣了奶奶照顧,一覺醒來,見不到奶奶,就會大哭。和普通家長一樣,媽媽採用“別哭了”之類的說辭,或者轉移孩子注意力之類的方法,效果並不好。

有一次,媽媽採用傾聽式迴應(理解孩子感受),情況有了奇妙的變化。孩子醒來大哭,她問孩子:“寶寶想奶奶了?”孩子:“嗯。”媽媽:“是不是特別希望睡醒後能看到奶奶啊?”孩子笑了一下作為回答,不再哭鬧,自己玩了起來。

如果父母能真正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去迴應、解決問題,孩子也就不會鬧情緒了。

孩子為什麼會頂撞父母?因為你沒學會“傾聽式迴應”

如果孩子在溝通方面出現障礙,頂撞父母,當爹媽的首先要敢於承擔責任,承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造成了這個後果,先強迫自己改變——而不是把責任強加於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改變。事實上,

自己不改變,孩子就不可能改變。

比如,孩子不做作業了,鬧情緒。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他確立一個規則,讓他明白:做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的責任。在規則建立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很重要。

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呢?傾聽式迴應是個很好的辦法。你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不做作業。如果孩子頂撞你,問也白搭,因為他“不做作業”的原因,就是為了讓你生氣;你問他,他會直接這麼說嗎?顯然不會。

長期以來,家長都陷入一個怪圈,一方面希望孩子獨立,一方面大包大攬,什麼事情孩子都不能做主,跟《射鵰英雄傳》裡的周伯通一樣,左右手互搏。

孩子想吃肉,你說不行,要吃青菜;孩子要出去玩,你說不行,要做作業。長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做作業也好,吃飯也好,都不是我的事情,而是大人的事情;我做作業、吃飯,都是為了滿足“大人管孩子”的需求。

所以,當他不高興的時候,當然會要挾你了。他不高興吃飯,寧肯餓著,因為只要不吃飯,家長就被自己操控了,自己成了勝利者(即便遭到家長一頓暴打,他也是勝利者,因為家長的情緒、行為被他左右)。

孩子為什麼會頂撞父母?因為你沒學會“傾聽式迴應”

至於作業,他高興的時候就做——因為父母這兩天表現比較好,整天討朕的歡心,所以朕就表現一下,安撫一下臣民;不開心的時候,或者他感覺臣子們不太聽話的時候,當然要利用這種手段,來操縱臣子,讓臣子聽話。所以別覺得你孩子簡單,他可是典型的“權謀家”——只不過意識不到而已。

還是那句話,先從家長自己開始改變,“臣子”們動用一點權術,齊心協力,才能把這個皇帝給搞定,讓他服服帖帖的。

怎麼改變?傾聽式迴應,用同理心去溝通。孩子不做作業了,別生氣——你要打心眼裡認定,這根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包括學習成績。

成績一定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無論好壞;對家長而言,它們沒有什麼價值,唯一的價值就是面子。在分數面前,面子值幾分錢?放棄吧,別要什麼面子了。

不要面子、不管分數了,你孩子的成績就上去了,因為他開始發現,自己透過分數操縱父母的方法失效了,分數真的成了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了。

你可以很開心地對他說:“寶寶,作業做完了嗎?”他很煩氣:“不做了!”你要更開心地說:“好呀好呀,我的寶寶學會獨立自主了!咱們一起出去打球吧!”

你這麼180度的大拐彎,孩子一定會傻掉,悄悄找到媽媽,說:“媽,俺爹今天好像不太正常,這是我的壓歲錢,你拿著,帶爸爸去看看吧……”

沒事沒事,我不是說了嗎,面子值幾分錢?咱都不要了,包括我。你把面子扔了,孩子就把作業拾起來了。

孩子為什麼會頂撞父母?因為你沒學會“傾聽式迴應”

當然,不同的孩子反應不同,有的大大咧咧:“好呀好呀,爸爸這麼好,那我正好出去玩!”回來到天黑,又著急作業了。這時候衝爸爸發火:“都怪你,要不是你,我怎麼可能做不完作業!”

記住,孩子的這種反應,是錯誤育兒方式的正常後果,這個時候你如果生氣,就是在打自己的臉。所以不能生氣,避免衝突。還是採用“傾聽式迴應”:

“寶寶,你現在做不完作業了,很焦慮,很生氣,覺得錯誤在爸爸身上,對嗎?”

“都是你,不讓我做作業!”

你可以這麼迴應:“是的,做不完作業,我們都很著急。可是,我們能不能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做不完作業呢?做不完作業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關鍵是以後怎麼避免?我們把做不完作業的原因一塊寫下來,分析分析,好不好?”

還要注意一點,當家長和孩子產生衝突的時候,要學會“第三條道路”。比如做作業,孩子說:不做!家長的意見是:做!這是兩條截然相反的道路。有沒有第三條呢?當然有。你可以引導他,一塊商量。

“你不想做作業,因為作業太多、太累了。可是爸爸希望你繼續做作業,這樣咱倆就產生衝突了。你能不能想出既讓你滿意、又讓爸爸滿意的方案呢?”

可以和孩子來一次“頭腦風暴”。注意,“頭腦風暴”的原則是“不評判”,任何離奇、荒唐的想法,都允許存在,把孩子提出的所有解決方案(包括家長提的),全部一條一條寫下來。

辦法一定是有的,比如家長提出,如果孩子堅持做完作業,可以看一部經典電影(這種獎賞,一定要注意選擇,不要以玩具、金錢為獎勵,因為做作業本就是他分內之事,原則上不該獎勵);或者孩子選擇現在不做,第二天在學校補上作業(但要讓孩子具體說明還剩多少作業,以及在學校利用哪些空餘時間——在頭腦風暴之後再討論),等等。

總之一句話,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頂撞父母?因為你沒學會“傾聽式迴應”

相關連結:

家長群是怎樣墮落的?

怎樣幫孩子克服拖延症、擺脫“手機癮”?

很多人好奇高了高是幹什麼的,那我就說說吧。

他是齊文化研究員,文史學者,作家,出版了《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喬布斯告訴中國》等圖書10餘部。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優秀女兒的好爸爸,並以此為終身職業。他致力於把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成功學結合,打造“家庭教育的成功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成功的人生,而不僅僅是學業有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