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農業2022-02-18
簡介”一位圍觀全程的路人說,自己從中學時候就常常吃虹口糕團的東西,四川北路上那家老店一路吃過來,這十幾年看著他們守著“老三樣”沒啥變化,外面市場點心多了,好吃的也不少,選擇這裡本來就是“情懷”加分不少,現在看到這種態度,情懷也快磨沒了

篩網哪裡有賣的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我不想家,是我的胃想家了。”得到許多共鳴的一句話,道出食物與家鄉的情之所繫。上海眾多美食老字號,也牽動著許多人的心緒。

鍋貼開鍋後的“滋啦”一聲,遊子魂牽夢縈;春天必吃的那碗餛飩,是滬上老饕的刀魚之思;全上海最好吃的小籠在哪裡,新老上海人一起熱議,誰都有自己的“排名第一”。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一家家美食老字號,共同組成城市的別樣“門面”,一個“老”字代表著沉澱在時光中的底蘊,或許質樸簡單,或許工藝複雜,但經典,一定傳承著匠心。

這段“美食之緣”如何更長久,值得更多守護,更多用心。

大壺春

“只有牆上的,自己看”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週一8時08分,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出來,寧海東路上連著5個山東煎餅攤如同篩網一樣層層過濾買早餐的上班族,走了8分鐘,雲南南路左轉,隔著馬路,黑底金字的“大壺春”赫然在眼前。招牌右側,灰色石樑上嵌著一行字“創始於1932年 上海名小吃”,在灰塵油煙侵襲下,深淺不勻。

招牌不小,門頭不大,普通兩開門的設計,硬質透明塑膠門簾近土黃,色澤混濁。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一進門,左手邊是明檔生煎製作區,並排三個爐子三口大鍋,裡面兩位師傅看人進來,放下手中手機,拿起抹布擦拭著鍋邊檯面。右手邊就是點單收銀的地方,後方牆上是選單。“要一兩鮮肉生煎,一兩大蝦生煎,豆漿有嗎?”記者詢問收銀阿姨。“自己看,只有牆上的,別的沒有”,回答硬邦邦。付款拿票再往裡走,才到店堂。

小方桌拼出“兩欄”堂吃區,一共兩張“三桌”,四張“兩桌”。此時大半空著。一位看著像60多歲的老爺爺服務員靠牆看著。問他:“師傅,你們這兒是最早的店嗎?”回答:“不知道,不清楚。”“師傅,這裡燈籠上好多花式生煎,‘蛤蜊生煎’你們這裡有嗎?”“沒有,只有總店有。”此刻,又有人進來點單,帶著北方口音:“你們這裡有水餃、生煎嗎?”看來只當是家尋常食肆。收銀臺阿姨回答也並未多言:“沒有水餃,有生煎。”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店堂右側醒目處是佔據整面牆的大幅白描壁畫,畫的是創始時的營業盛景,顧客盈門,喜笑顏開。兩側好幾張名人合影,包含著2017年來這裡吃餛飩啜生煎的蘋果CEO庫克。這份努力和當下店裡服務員的惜字如金,對比強烈。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生煎上桌,品質如一。鮮肉生煎底薄而脆,鬆鬆甜甜的外皮吸收了肉餡的滋味,少許湯汁點睛,大蝦生煎裡蝦肉大而彈。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邊吃邊聽到旁邊一對相對而坐的年長夫婦討論。老爺爺說:“現在吃這個的人少了,都喜歡吃湯多的。”“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這個才是本幫正宗的了,而且吃慣了湯多的,就不習慣湯少的了。”老奶奶說,“看這家店裡,好幾個人年紀比我還大,好像老人開的店一樣。”

9時03分臨出門,見生煎製作區的兩位師傅一前一後,看著手機,旁邊鍋裡還有生煎半鍋。問了一句:“師傅,你們每天大概能賣多少呀?”“這一鍋有兩斤半。”他放下手機微探身回答,“每天100多鍋,過年時候200鍋、300鍋都有。”過了會兒補了一句:“這沒辦法的,大壺春有名的。”

近年來,大壺春在上海廣泛布點,除了沿街獨立門面外,在許多大型商場也時有見到。

工作日12時30分,從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1號口出來,過天橋便是正大廣場,地下二層美食廣場深處,見到了與攤檔同臺“廝殺”的大壺春。檔位從左到右分為收銀區、製作區、發餐區三部分,和別家分割槽類似。有所不同的是,發餐區牆上掛著“上海名小吃”的金色牌子。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這裡生意不是全美食廣場最好的,但並不缺顧客。有位穿粉色外套的女生排隊點單,快排到時卻離開隊伍去了別的檔位。“剛剛那個工作人員,往鍋子裡放生煎,過了會兒就空手來收銀,我看到了就沒法吃了呀。”原來,這裡的檔位地方小,總共三位工作人員各管一區,但有時忙碌起來也會臨時客串,其中的衛生隱患“勸退”了客人。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記者在這裡買了鮮肉生煎和蟹粉鮮肉生煎的混拼,每樣分別兩隻,等待生煎出鍋時聽工作人員說,每天7時就到崗開始備料,賣的都是現包的,沒有從外面運來的,更沒有速凍的。吃的時候確實能感受到,味道跟雲南南路上的老店沒啥區別,一樣鮮甜,蟹粉鮮肉生煎裡,能吃到拇指指甲蓋大小的蟹黃。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鄰桌一位脖子上掛工牌的客人,面前是一碗牛肉粉絲湯和一份三兩堆了兩層的鮮肉生煎。聽記者問起,他滔滔不絕:“我對大壺春很有感情的,這是我們上海的味道,有時候看到網路點評App上,有的不‘懂經’的人給差評說沒湯不靈,我氣也氣死了,還專門寫點評反駁他們,懂麼不懂的。希望大壺春要好好宣傳,好好傳下去,不要到以後我們小孩都以為上海生煎有湯才是正宗的。那太可惜了。”

虹口糕團

邊“鬥地主”邊做年糕團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上海人沒吃過虹口糕團的年糕團的,好像不大多。這家以上海傳統糕團為特色的老字號,主打的年糕團、條頭糕等都有自己的“上海名點”“上海金牌小吃”的獎牌。近年來,虹口糕團從虹口開到上海的大街小巷。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最新一個落戶的地方,是長壽路上新開的娛樂綜合體CIFI TOWER,地下一層扶梯邊的好位置,紅色的“虹口糕團”四個字,老遠就能看到。週日18時30分,正是人流較大時,一位營業員當值。

櫃檯不大,是個直角區域,靠近人行動線的一邊是透明工作臺,那是招牌產品年糕團現場製作的區域,方便顧客行人直觀看到。另一邊則臺上臺下塞滿了產品,條頭糕、雙釀團、橘紅糕、冷團、金團、定勝糕……看得人眼花繚亂。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有位外地阿姨過來問:“條頭糕是生的還是熟的?裡面什麼餡兒?”“這個總歸是熟的咯。”營業員回答,一邊不時轉頭向左,手裡操作著什麼。細看才發現,一隻橫著的手機正擱在櫃檯上,糕團商品堆得高,從櫃檯外不仔細看看不到,手機螢幕上,是鬥地主遊戲的畫面。外地阿姨最終買了兩小包條頭糕,三元一根。營業員一邊裝袋,一邊手指在手機螢幕上點幾下。

沒多久,一對上海中年夫婦上前,準備買橘紅糕。丈夫細心看了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9號生產的,今天12號了”。“保質期10天,9號生產、10號上市,還有很久的。”營業員解釋。夫婦倆付錢結賬走了。他們後面,另一位顧客也在顧慮生產日期的事,看她糾結,營業員轉頭從櫃檯最底下翻出另一包橘紅糕,扔到臺上說:“喏,給你10號的。”

有顧客打算買年糕團,問:“要控制血糖的人,可以吃嗎?加鹹菜肉鬆餡子可以吃嗎?”“我說能吃你相信嗎?我不負責的。”最終,顧客選了鹹菜肉鬆餡的年糕團。

營業員是一邊打遊戲一邊同步做年糕團的。

動圖為完整原始影片倍速播放。

製作前,她先把手機從櫃檯上取下放在製作臺邊的矮桌上。左手戴上手套,右手點擊出了一次牌。接著,左手拿出油條,往空氣炸鍋的“抽屜”裡塞,準備加熱。因為單手操作,油條有點卡殼,沒戴手套的右手便幫忙一起塞油條,塞完順手點選螢幕出一次牌……到了準備包餡的階段,右手終於也戴上了手套,兩手配合把鹹菜肉鬆和熱好的油條裹入年糕中,用力擠壓定型後放在製作臺上。

她把兩隻手套全部脫下,右手又一次點選屏幕後,才拿出塑膠袋裝好食物。遞到櫃檯上之前,不忘最後出一次牌。

整個製作過程共93秒,一共出了7次牌,動作配合熟練,即使看到記者在拍攝,她也沒有迴避。

“沒想到可以這樣做事的。”一位圍觀全程的路人說,自己從中學時候就常常吃虹口糕團的東西,四川北路上那家老店一路吃過來,這十幾年看著他們守著“老三樣”沒啥變化,外面市場點心多了,好吃的也不少,選擇這裡本來就是“情懷”加分不少,現在看到這種態度,情懷也快磨沒了。

老半齋

現炒澆頭上桌不熱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工作日14時07分,福州路浙江中路交叉口,老半齋的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店門外,腳邊放著白色行李箱的女生在遺憾,本想來吃朋友推薦的淮揚菜和菜飯,結果錯過了午飯市。

飯店左側玻璃門上,貼著“午飯市11:00—14:00”等橙色字樣,右側門上,一紙公告紅底黑字:現在休息,請閒人莫入。晚飯市17:00營業。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可能因為現在分段營業的餐廳不多的關係,仍有人不知情況推門往裡走,不過很快就出來了,一位工作人員跟在後面半推開門大聲說:“不要進來了!公告上營業時間沒看到嗎?(中午結束是)兩點!兩點!”

17時30分,走進老半齋,進門有個類似玄關的設計,並不能直接看到店堂,左轉便是收銀點單臺。看到選單上唯一以店名冠名的現炒“半齋脆鱔面”,記者便想試試。

未幾,面和澆頭上桌,脆鱔是鱔魚滑絲後微炸定型,再由鹹鮮口燒汁調味,略加醋提香。然而,放進嘴裡,第一感覺是冷的,不帶一絲熱氣。招呼服務員來,幾聲都沒有迴音,有些年紀的經理聽見了比服務員更快趕到,問清情況後,馬上說:“我們重新燒。”再次上桌時,終於是熱的了。記者作為顧客道出疑慮:“會不會是鱔魚早就炸好了,燒汁時候來不及一起燒熱?”他解釋說:“不是的,可能因為燒好後放在廚房耽擱了一會兒,加上從廚房到桌子距離蠻遠的。”“那這次怎麼是熱的?”“因為,我是跑著過來的。”

現場直擊|上海美食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看得出經理算是盡職,會招呼灶臺後的廚師保持清潔,這裡那裡多擦一下。西裝革履的他,始終在店面巡視,或靠牆肅立環顧,便於及時補位。然而,服務員動作慢悠悠,也不夠規範。例如,湯碗、菜盤上桌,服務員大拇指內扣碗邊沿,堪堪碰到。

“不知道為什麼,感覺這裡的菜也油膩了,味道也沒以前好了,我上次來,桌子都沒擦乾淨,廚師帽子不戴、口罩不戴。”一位吃麵顧客說,“但是想想價效比,算了算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