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由 福建大小事兒 發表于 農業2022-02-16
簡介接受道歉需要時間和勇氣當別人說“對不起”,第一反應我們都會說“沒關係”,是不是真的沒關係,自己最清楚

彌補讀音是什麼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張愛玲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麼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遺憾的是,不是所有反省都來得恰如其時,不是所有錯誤都可以被原諒。

人生,也許就是在總結和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成長。那麼,主動承認錯誤,是成長的第一步。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能接受自己被否定。很多人越是自己錯了,越會倔強地大聲反駁:“我沒錯,錯的是你。”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認錯代表著認輸和丟了面子。

一句“對不起”,並不意味著“認輸”

《左傳》有言:“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承認並改正錯誤,這個看似幾歲孩童都懂得的做人道理,卻在複雜的成人世界裡屢屢碰壁。

比如說,逛超市的時候,我們被別人購物車撞了一下,對方卻徑直飄過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有孩子在公共場所犯了錯,他的父母卻以“他還是個孩子”為藉口,理直氣壯地為自己家孩子開脫。

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不願意道歉,因為道歉意味著認輸,意味著承認了自己的軟弱。

錢鍾書和楊絳是出了名的恩愛夫妻,但在他們年輕時,也有過一次記憶深刻的吵架經歷。

剛結婚不久,夫妻二人乘船歸國。在船上,他們因為一個法文的讀音發生了爭執,各自認為自己的讀音是對的。兩個人一氣之下,說了很多傷害對方的話。經過這一次爭吵以後,在幾十年的朝夕相處中,雖然也會因為一些瑣事拌嘴,但每一次吵完,不論對錯,錢鍾書都會主動認錯。

很多時候,自己和他人對一件事情持有不同意見很正常,沒必要為了證明誰對誰錯。爭論的結果,只會讓我們忘掉了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彼此之間應有的理解和包容也會逐漸失去。

好的關係,需要互相理解,一句發自內心的“對不起”足以緩和彼此的關係,讓感情回溫。

生而為人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人可以覺察自己的錯誤行為,並作出調整。“永遠不要因承認錯誤而感到羞恥,因為承認錯誤也可以解釋作你今天更聰明。”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別僅僅停留在口頭道歉,行動更能表白

當然,現實中如果我們真的做錯的事情,我們即使出於誠懇說了對不起,也免不了對方的耿耿於懷。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需要理解。畢竟有時候的一句“對不起”,並不能解決已發生的事情。

“對不起”是治癒傷害的開端,和歉意資訊的傳達。

在《你為什麼不道歉》一書中,作者寫道,除了深刻剖析自己的原因,真誠地說“對不起”之外,補償也是道歉中重要的一環,所謂的補償,就是在問題已經發生的基礎上去解決問題,盡力彌補和降低自身給對方所帶來的傷害。

比如我不小心把咖啡灑到朋友的身上,給他帶來極大不便。最好的道歉是做出行為,主動幫朋友清洗或送到洗衣店。

知錯認錯,乃人之常情,有實際行動的道歉方式,是誠意的體現,如此才能有效挽回僵持的局面。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接受道歉需要時間和勇氣

當別人說“對不起”,第一反應我們都會說“沒關係”,是不是真的沒關係,自己最清楚。

生命經歷中,有些傷痛,難以彌補,有些道歉,來得太遲。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

作為被道歉方,面對一句“對不起”,你可以如此思慮:首先是,有勇氣從內心說出“謝謝你的道歉”。當對方願意踏出第一步,勇於承認錯誤時,我們也應當大度寬容別人,這是一種勇氣,一份包容。

當然每個人也有權利說出“你的道歉我無法接受”。有人認為,“那些認真自我反省的犯錯者才值得被原諒。”

原諒他人或原諒自己需要時間和空間,它不是一蹴而就。

道歉與接受道歉是雙向的,不是隨便道歉,也不必假裝原諒。有些事,只有真正的放下,才能重新出發。人活一世,誰也不能保證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清醒,所跨出去的每一步都堅定。當我們鼓起勇氣,面對不完美的自己和犯下的過錯,你會驚喜地發現,他人的稜角在慢慢消融,幸福也在悄然而至。

等到你願意與外界、內心和解的那一天,相信你會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和失落了很久的精彩。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來源/中國網)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薦讀」“道歉”是一種能力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