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根治氣管癌 必須犧牲肺功能嗎?

由 廣州日報 發表于 農業2021-12-26
簡介幸運的是,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團隊的努力下,不僅切乾淨了病灶,還實現了微創自體肺葉移植,完成複雜氣管重建,讓王姨免受開胸之苦,並最大程度保留了肺組織

氣管腫瘤能治好嗎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韓文青)3個月前,王姨突然胸悶、氣喘,咳嗽咳痰的時候還帶有血絲,一查竟患上較為少見的氣管癌,病灶幾乎佔據了整個右主支氣管,窒息的恐懼時時縈繞著她。

幸運的是,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團隊的努力下,不僅切乾淨了病灶,還實現了微創自體肺葉移植,完成複雜氣管重建,讓王姨免受開胸之苦,並最大程度保留了肺組織。

50歲阿姨患上少見氣管癌

今年剛過50歲的王姨,3個月前突然胸悶、氣喘,咳嗽咳痰的時候還帶有血絲。她經常感到透不過氣來,像是有什麼東西堵在氣管裡,去醫院一檢查,竟患上一種較為少見的氣管腺樣囊性癌。

“醫生說,要根治就得開胸把整個右肺全部切掉。”由於腫瘤生長方式和病變累及部位比較複雜,王姨輾轉國內多家大醫院,都沒有找到創傷更小、愈後效果更好的治療方案。

後來,王姨的兒子搜尋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團隊在氣管疾病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便帶著王姨上門求醫。

經過詳細的檢查,何建行教授團隊的主任醫師李樹本發現,王姨腫瘤生長的位置不但特殊,而且比較大,佔了右主支氣管90%以上的空間,極大地影響了她的通氣功能。對於這種複雜的氣管重建,傳統手術方式需要開胸,切開一條20釐米左右的大口子,將病變一側的肺切除,這樣能解決氣管問題,但手術的創傷確實非常大。

“尤其是病灶在右邊,右肺擁有55%的肺功能,相對左肺來說更加重要。如果切除整個右肺,她術後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將會明顯下降,可能多走幾步路都會氣喘吁吁。”李樹本解釋說。

但想“保肺”難道就無計可施嗎?由於病灶位置特殊,切除後氣管與右下肺支氣管剩餘部分的口徑大小不同,會造成吻合口不匹配;如果僅僅是將切斷後的支氣管與氣管兩端進行“套疊”,不僅有可能造成吻合部位的瘢痕狹窄、阻礙通氣,而且會因拉扯增加對介面的張力,存在撕裂的隱患。到底該怎麼辦?何建行教授團隊大膽設想,反覆討論,確定了最佳解決方案——將王姨右下肺“移植”到上方位置,並且在氣管側壁開啟一個與支氣管大小匹配的小孔進行“端側”吻合以解決“後顧之憂”。

攻克氣管重建三大難題

為了提高手術的安全性,術前,何建行教授團隊為王姨進行氣管樹影像學三維重建和熒光纖維支氣管鏡等相關氣管外科檢查。

7月3日,在廣醫一院胸外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等多學科醫生的共同協作和努力下,藉助胸腔鏡輔助技術,王姨的氣管病灶被順利切除。隨後,醫生團隊又幫她完成自體肺葉移植,併成功實現了支氣管-氣管端側的吻合,讓她在術後能夠保持呼吸氣道的通暢和良好的肺功能,還無需服用抗排斥藥物,生活質量更有保障。

手術過程中,醫生們克服了三大難題——一是複雜氣管重建技術及吻合口徑處理問題,二是胸腔鏡輔助下自體肺葉移植,三是自體肺葉移植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預防及處理。

“這例手術是國內首創採用自體肺葉移植聯合支氣管-氣管端側吻合技術治療複雜氣管癌的新術式。”李樹本說,經文獻檢索,這一術式尚屬國內首例,不僅完整切除了病灶,而且實現了微創自體肺葉移植和複雜氣管重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肺組織,為治療複雜氣管癌探索出新的術式。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