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過端午掛菖蒲

由 學習有方法 發表于 農業2021-09-03
簡介端午節掛菖蒲習俗由來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窮秀才的妻子,名叫青英

稻飛蝨是蚜蟲嗎

園藝 | 苔蘚

|

微景觀 | 傳統文化

|庭院情懷

|視覺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古人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菖蒲(蒲劍)”。

掛菖蒲是中國端午節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把菖蒲(蒲劍)

(或艾葉紮在一起)

插在自己家門口,

也有將菖蒲與艾葉倚在或插在門帝的。

以祈求這一年平平安安,這是從古遺留到現在的端午節風俗,可是你知道為什麼到了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會在自己家門口掛菖蒲(蒲劍)呢?

為何在端午節期間掛菖蒲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菖蒲(蒲劍)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菖蒲(蒲劍)草做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菖蒲(蒲劍)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日雞未鳴時,採菖蒲(蒲劍)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菖蒲(蒲劍)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菖蒲(蒲劍)草,求吉祥的習俗。臺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菖蒲(蒲劍)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

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菖蒲(蒲劍)較勇健”。

原來端午節差菖蒲(蒲劍)不僅僅是因為它可以驅邪避鬼,最重要它是一種藥材,插在自己家門口可以有藥用價值,可以祛除毒氣,抱人身體健康。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 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 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日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端午節掛菖蒲的作用是什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掛菖蒲、艾葉等,祛避邪疫、驅蚊滅蟲。菖蒲還是一個很好的藥材,對疾病治療上,也是有著很好的功效,那麼菖蒲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我們就來具體瞭解一下吧。

菖蒲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菖蒲驅蟲作用

菖蒲不僅碧葉蔥蘢、根似白玉,挺水臨石、清靜高雅;花、莖香味濃郁,歷代中醫典籍均把菖蒲根莖作為益智寬胸、聰耳明目、祛溼解毒之藥。菖蒲還是極好的“綠色農藥”。將菖蒲根莖500克搗爛後,加水1公斤~1。5公斤熬煮兩小時,經過濾所得的原液,兌水3公斤~6公斤,可有效防治稻飛蝨、稻葉蟬、稻螟蛉、蚜蟲、紅蜘蛛等蟲害。

菖蒲花語文化

人們還賦予菖蒲以人格化,把農曆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於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數千年來,一直是中國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種。古人蒔養菖蒲的方法更為絕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細,甚者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菖蒲是代表端午節氣的花,端午節有家家戶戶門上插菖蒲、艾葉之俗,可以辟邪驅痛。利用它直線的葉片,表現出初夏的清涼感覺。

端午節掛菖蒲習俗由來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窮秀才的妻子,名叫青英。她不但口才很好,而且會吟詩作對。有一年,天大旱,好幾個月沒下一滴雨,田地荒蕪,草木枯死。五月初四這一天,青英看丈夫還未回家,明天是端午節,又是自己的生日,可是家裡一貧如洗,那要如何才能使這兩個節日過得熱鬧一些呢?她在家裡坐立不安,就從屋子裡走出來。突然,看見房屋旁邊她阿公栽種的藥草——菖蒲,在烈日下碧綠青翠,青英心裡想,何不如挖幾棵菖蒲,過節來充喜?她持鋤過來,挖了幾棵菖蒲,用清水洗乾淨了,掛在大門上。她覺得這下子,門庭好象充滿了生機、喜氣,便觸景生情,取出文房四寶,用紅紙寫了一首詩,貼在大門旁邊。詩是這樣寫的:

自嫌薄命嫁窮夫,明日端陽祭禮無。

莫叫良辰錯過去,聊將清水洗菖蒲。

傍晚,秀才(丈夫)轉回家,看到大門旁妻子寫的詩,既羞赧又慚愧,覺得自己無面再見妻子,匆匆返身而去。不知走了幾百步,抬頭看見一隻老黃牛在田埂上吃草,周圍一個人影都沒有。他想,何不如把牛牽去賣掉,弄一些錢回家,讓妻子高興高興。秀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牽了牛就往前走。可是才走不到半里路,牛主人就追趕上來,把他抓住,送去見知縣。

知縣問秀才:“你為何青天白日偷牽牛?”秀才無可奈何,就把自己的妻子如何賢德、家境如何貧困,一五一十向知縣訴說。知縣聽了,不信一個鄉下的女子也會作詩,就馬上派人傳秀才妻子來。青英到公堂上,知縣問她:“你家大門旁的詩是你寫的嗎?”青英急忙跪下回答:“大人在上,詩正是民女所作,未知觸犯何法?”知縣摸了一下鬍鬚,沉思片刻,便對青英說:“你作詩,無犯法,只因你丈夫偷牽牛,被人抓來見本縣,你看要如何判處?”青英聽後,淚如泉湧,馬上就表態說:“相公知法犯法,理應重判!”

知縣點了一下頭,對她說:“婦人言之有理!本縣看你是弱女,丈夫坐牢,今後你要如何度日?既然你會作詩,本縣命你再做七絕一首。如成,本縣就賞你白銀五十兩,給你回家去度日。”

青英一聽,就點頭答應。取過筆墨紙張,略加思索,當場就寫了這樣四句:

滔滔黃水向東流,難洗今朝滿面羞。

自笑妾身非織女,郎君何事效牽牛?

知縣看了,哈哈大笑說:“你雖然不是織女,但本縣判你丈夫坐牢,你夫妻二人不是成了牛郎織女嗎?”知縣說著,就叫人取出五十兩銀子,叫他們二人快回家。

青英因家道寒貧,端午節掛菖蒲,竟得到如此好運。此事傳開後每年端午節大門上掛菖蒲的人家越來越多,以後廣為流傳,就逐漸形成了一種民俗。

最美最具創意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