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村莊往事——單縣南城街道七里莊村

由 傳記撰寫者 發表于 農業2022-12-02
簡介在卯莊的東北角有一口老井,黃河氾濫的時候被淤於地下,解放前被村民偶然挖到,用磚加固井口,又請人淘了井,因井水甘甜清冽,卯莊全村都吃此井的水,就連縣城裡的幾家熬粥的也專門來此取水

八百九十是由幾個十組成

編輯/朱秋霞

七里行政村位於南城街道南部,南城街道境內,距南城辦事處800米。東鄰東城辦事處,南鄰沙河林場和魏溜行政村,西鄰單樓行政村,北鄰時代花園小區。管轄七里莊、卯莊、李莊、馬莊4個自然村。

沿革

1955年成立七里莊初級社,管轄七里莊、李莊、馬莊、卯莊四個莊;1956年成立七里莊高階社,屬龍王廟鄉;1958年成立公社化,改名為七里莊大隊,屬園藝人民公社;1959年至1981年歸屬城關人民公社;1981年12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為城關鎮七里莊大隊;1984年卯莊自然村脫離七里莊大隊;1985年9月撤銷城關鎮,成立單城鎮人民政府七里莊行政村;1996年,七里莊行政村與卯莊行政村合併為七里莊行政村;2007年11月撤鎮設街道辦事處,七里莊行政村屬南城街道辦事處管轄至今。

村莊往事——單縣南城街道七里莊村

村名由來

七里莊村

位於南城街道東南部,南城街道境內,距南城街道駐地2千米,東鄰李莊自然村,南鄰沙河林場和魏溜行政村,西鄰單樓行政村,北鄰時卯莊自然村。原名霍莊,系明成化年間(1465—1487)霍氏所建,霍氏大約在清末後繼無人,現已無霍姓。明嘉靖五年(1526年),縣城北遷,因距新城七華里,故更稱七里莊。

卯莊村

位於南城街道東部,南城街道境內,距南城辦事處300米。東鄰東溝河,南鄰李莊自然村,西鄰單虞路和文化路,北鄰時代花園。由卯氏始建,因卯氏人員較多,得名卯莊,年代待查。

李莊村

位於南城街道南部,南城街道境內,距南城辦事處駐地500米,東鄰東溝河,南鄰南部工業園園區,西鄰七里莊自然村,北鄰卯莊自然村。明成化年間(1465—1487),李氏在此建村,因地勢低窪,取名李窪。嘉靖年間遭水患,村舍淹沒,災後重建,改為李莊。

馬莊村

位於南城街道東南部,南城街道境內,距南城辦事處700米,東鄰美陽車業,南鄰南部工業園園區和張莊,西鄰湖西路,北鄰七里莊自然村。明崇禎年間(1628—1644),馬氏建村,取名馬莊。

民間故事

卯莊村傳說

古時的卯莊不到100口人,有一條官道從舊關往南,繞卯莊北朝東南方向過河到戚集,至安徽,連河南。因經過幾次黃河氾濫,土地非沙即鹼,地薄人稀,因其貧窮,當時連個莊名都沒有。

卯莊人大多數人不知因何得名,眾口相傳,說是因為乾隆下江南卯時路過此地,飲馬小憩,卯莊因此得名。但據村中長者言,古時卯莊確實有一“卯”姓人家,在莊南菜園的東南角,有一“卯”姓陵墓為證。因人丁不旺,後繼無人,卯莊無“卯”姓居民。

在卯莊的東北角有一口老井,黃河氾濫的時候被淤於地下,解放前被村民偶然挖到,用磚加固井口,又請人淘了井,因井水甘甜清冽,卯莊全村都吃此井的水,就連縣城裡的幾家熬粥的也專門來此取水。

江家秀才

江姓家族古時從金鄉江樓遷入單縣。主要分為兩支,一支遷入萊河鎮江莊及周邊村莊,一支遷入卯莊。卯莊江家十六世有一個赫赫有名的秀才,名叫江明安,排行老四,其父叫江俊業。

江明安自幼家境貧寒,到了讀書的年齡,家裡窮得拿不出銀子來供他上學堂,他經常趴在學堂窗戶外聽先生教書,教書先生看他聰明好學,不要報酬,破例收下他。他勤奮好學,熟讀詩書,果然不負眾望,參加科舉考試,金榜題名。送榜文書來家裡送榜文,可家裡連一頓飯錢都拿不出來,周邊鄉里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都前來祝賀。江明安後來以教書為生,娶了韓廟萬氏為妻之後,萬氏家境富裕,為江明安修蓋堂屋三間。

江明安杏壇執教,桃李遍佈鄉里,他樂善好施,為鄉里鄉親做了許多好事。有一次,本家的一個親戚被別人暗算打傷,衙門卻判案不公,明安不恃權貴,據理力爭,直接告到曹州府,最後幫忙平了冤案,衙門判官也被撤了,被幾代人傳為佳話。

孟疊路的變遷

據說,古時候,在舊關南、卯莊北都屬於孟家的地,孟家僱了許多人來幫著耕種。孟家比較仁義,與租戶簽訂幾年不等的種地契約,待到顆粒歸倉時,按三七分成(孟家拿3成,租戶拿7成),時間久了,孟家的許多租戶為了在此種地方便,舉家搬到此處,孟下莊因此得名。孟下莊居於卯莊北偏東,從舊關往南有一條路,隨著黃河支流的泛濫,經常小幅度的變道,重重疊疊,所以就叫孟疊路。現今在卯莊村的地東側有兩條小路,東邊那條要低窪得多,就是孟疊路。

據《單縣誌》記載:清咸豐年間(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北上,流入渤海,今單縣境內的黃河故道,就是這次改道後的遺蹟。東溝河就是老黃河的支流。

清朝末年,東溝河兩岸非沙即鹼,有順口溜為證“大風一起,刮到犁底,大風一停,坑滿壕平”,“八百里梁山泊,不如沙土流樓東北角,”土地漸漸被風沙,和鹽鹼地侵蝕,糧食收成逐年減少。

孟疊路的村民都是給孟家種地為生,地不產糧食他們就去別處謀生了,孟家也逐漸把這些地放棄了。後來孟疊路就僅剩馮家了,地薄人稀也不用給孟家交地租了。馮家人吃苦耐勞,在風沙鹽鹼地裡“開疆擴土”,到馮學海這一輩開墾的土地有一頃多。

馮學海生於1879年,為人勤勞樸實,樂善好施,建橋修廟,有口皆碑。馮學海不光種地是把好手,也有經濟頭腦,經營過各種小生意,淋小鹽、包粽子、擠油等。為了方便村民通行,曾發動村民從八里廟扒了幾十塊石碑,在東溝河上架起了一座多孔小石橋。

清庵廟的故事

清庵廟叫清涼庵,又叫老奶奶廟,香火旺盛,每年三月三廟會,大戲連臺,人潮擁擠,十里八鄉的善男信女來此燒香求神。由於建廟時間久遠,年久失修,殘碑斷牆,破敗不堪。馮學海首先自己出了不少錢,又發動了十里八村的群眾捐錢捐物,把寺廟翻修了。

翻修一新的寺廟更加氣派壯觀,大殿五間寬敞明亮,正中供奉財神奶奶,其他各神像形態各異,座次有序,東西耳房各三間,大院前門兩間,含一間門樓過道,一間供奉關老爺像。大多數神像都是木質雕刻的各種鏤空花紋,神采各異,維妙維肖。院內石碑林立,其中有一塊功德碑上刻著馮學海和捐錢捐物的村民名字。有一口銅鐘1。5米高,重約1000餘斤,是人們從卯莊南黃河水淤泥裡扒出來的。解放初期,廟裡的木刻神像都被燒了,銅鐘也被七里莊人挪到李莊教堂裡了,58年大鍊鋼鐵時,銅鐘不知去向。

關於清庵廟還有一個故事,據單樓村許懷揚老人敘述,日本鬼子盤踞單縣城的時候,來單樓村大掃蕩,全村人都躲進清庵廟。日本鬼子走到清庵廟附近,只見一馬平川,啥也看不到,鬼子走後,單樓村民才從廟裡出來。

解放前夕,馮家一支去了舊關,一支來到卯莊,從此孟疊路便不復存在。

村莊發展

郭家糕點

七里莊交通方便,位置優越,單虞路穿村而過。優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七里莊私營經濟的繁榮。興盛時期,幾乎人人從商。解放前就商賈眾多,郝家的香油童叟無欺,遠近聞名,郭家的糕點有口皆碑,成為單縣名吃。第一代傳承人“老果子將”郭起朱,生於1899年,年輕時就在縣城恆隆老字號做糕點。恆隆糕點店,清末時期,由單縣人朱鴻啟投資建立,因質優價廉而聞名全縣。郭起朱把在恆隆糕點店學到的手藝傳承給後人,他的後人就一直沿用百年老字號“恆隆糕點”的名號,至今已四代。

盧家村糕點

七十年代初,盧家也開始做糕點。最好吃的要數盧家的綠豆糕,古法傳承,口味獨特,暢銷單縣,遠銷商丘大市場。到九十年代註冊了“盧家村”糕點商標,在盧瑞磊的精心經營下現已規模化生產。主要糕點有綠豆糕、月餅、蜜三刀、桃酥等產品,供不應求。

冰糕箱子產業

在七八十年代,一到熱天遍佈賣冰糕的小販的身影,他們騎著腳踏車,後面馱著一個冰糕箱子,穿梭於街頭巷尾或田間地頭,“牛奶冰糕、豆沙冰糕、2分錢一塊”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冰糕箱子有90%以上產地在七里莊,七里莊人經濟頭腦讓周邊村莊的村民羨慕不已,幾乎家家戶戶都做冰糕箱子。

冰糕箱以桐木為原料,大街小巷到處曬的都是2。5釐米厚的桐木板,趕到連陰天,出貨緊張就拉到莊西頭的土窯子裡烘乾。然後裁成75釐米長,40釐米的寬度,用木工刨子刨平,釘成箱子狀,上面留口,上口一半釘死,另一半做個槽,把一片木板鑲裡面,推拉自如。最後用鐵紗布打磨幾遍,刷上白漆,冰糕箱就做成了。冰糕箱子做好後,就要想辦法賣掉,一輛洋車子後面拴個地排車,每輛車上裝8——9個冰糕箱子,三五組團,趕集去了。到集上把冰糕箱一字擺開,來買冰糕箱子的問誰都一個價。一個人的賣完了會幫著另一個人賣,直到所有人都賣完了,打2斤散酒,買點下酒菜,回家暢飲去了。

鑼底廠

七十年代初,由七里莊劉振榮的朋友老郝幫忙引薦砸鑼底,(鑼底就是磨面用的篩片,開始全靠用錘頭、鋼針在鐵模板上一錘一錘的砸),後來產品供不應求。劉振榮和卯莊支部書記江留福商議,兩個村共同建廠。廠房位置在單于路的東側卯莊西頭,每個村出5名社員,由卯莊江九魁從濟南引進第一臺5噸的小型鑼底機,開始機械化生產加工鑼底,取名為七里莊鑼底廠。後來鑼底廠逐步擴建進裝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成了當時單縣的明星企業。

草紙製作工藝

解放前,馬莊只有50口人左右,人口少,土地少,莊南是沙土地,旱不保收。莊西地勢低窪,逢澇必淹,被村民戲稱為“西蛤蟆窪”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靠天吃飯,溫飽不濟。有部分村民結合本村現有資源開始幹“草紙”(白事用的火紙)。

製作“草紙”的原料主要是麥秸,用少許石灰。需要挖一米見方的坑,坑裡放多半坑水。用小土車推一車麥秸,挑入坑中。再放少許粉好的石灰,用腳踩踏數遍,把踩好的麥秸撈出來堆成垛,踩實。用泥土糊嚴實,存放十七八天,麥秸就漚好了。

麥秸漚好後挑到碾道里,摻上少量蒲棒(增加粘度)用毛驢拉著石磙在碾道上碾壓成碎糊狀。接著用土車子拉到村口的水坑旁邊,用一個2米多長的布口袋裝上糊狀麥秸。然後用一根一頭形式木槌的長棍伸進布口袋內用繩勒緊,放入水中。以木凳為支撐在水中反覆搗包,使麥秸漿變得更細膩。

最後把布口袋內的漿糊狀的麥秸漿放入撈漿蓄水池。撈紙工用竹簾一張一張撈起,然後一張一張反蓋在固定點,直到約一尺多厚,達到一定張數就用木板壓上,上面再壓上石頭和磚頭,最後用一根方木頭插入牆洞,幾個人坐在方木上加重,直到把水擠幹,抬上三條腿木架抬到大街上,誰家牆光滑就挨著張貼。幾乎被壓成一塊的紙得一張一張揭開,用長毛刷往牆上一刷就粘上,曬乾後一張一張揭下來,就成了祭祀用的燒紙了。每逢清明、七月十五、春節等祭祀節日前夕,村裡人便把製作好的草紙拉到集上去賣。

七十年代,生產隊專門由黃金方、馬東啟和馬留義三個人傳承“草紙”製作工藝。改革開放分隊以後,馬莊再無人繼承,逐步失傳。

編織手藝

七十年代末,馬莊掀起以家庭為單位編織蒲包的熱潮。編織蒲包的原料主要是蒲草,蒲草滿河都是。用鐮刀割好以後,晾曬。然後用石磙壓制,然後編製成蒲包。興盛時期,村裡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編織蒲包。當時,園藝場裝蘋果都用馬莊村編織的蒲包。

卯莊鹽場

東舜河彎彎曲曲從卯莊村東靜靜的淌過。東舜河是老黃河衝擊支流,就是一個漫河灘。漫河灘上是大片大片的鹽鹼地,低窪處長點陰柳,其它地方寸草不生,有順口溜為證:“莊東大沙河,莊南老鹼窩”、“卯莊類真是苦,大人小孩刮鹽土,卯莊類真是難,大人小孩淋小鹽。”

鹽鹼地資源造就了淋鹽的條件,鹽場就在河漫灘上。卯莊人口不多,鹽場裡的鹽淋子每家都有一口。淋鹽方法也很獨特,先從鹽鹼地裡用大剷剷鹽土1公分厚左右,然後用砍扒摟成堆。用小土牛車推到鹽場裡。鹽淋子的製作非常講究,用鐵鍁復土堆50公分高,長2米-4米,寬1米左右,膠泥鋪底,底一邊高一邊低,最低處之外埋一小土缸。用幾根檁子磴在離淋坑底20公分左右位置。上面放一層秫秸,再放一張蘆蓆。然後把鹽土放在上面用腳踩實,再挑幾桶井坑子裡面的水灌平洇之。

第二天,村民挑兩個桶拿著瓢及兩個雞蛋來到鹽場,先把雞蛋放入小土缸裡面的鹽水裡,雞蛋漂上來說明鹽度達到了。把土缸裡的鹽水用瓢盛入桶中挑到曬池。曬池比淋子大得多,一般都是3米*5米左右,曬池比淋子略淺,底是平的,底上也放一層膠泥,膠泥上面再放一層小土瓦,把小瓦錘碎,用石灰灌縫,再把鹽水倒入曬池,曬一天,半下午就可以取鹽了。質量上乘的鹽微黃泛白,不苦不澀,以馮家淋的小鹽最好。

鹽做出來了,得想辦法賣出去。一早起來,腰裡揣兩個窩窩,有的用挑子挑的,挑子兩頭掛上用柳編的竹筐裡被上兩布袋鹽。有用小土牛車推,帶著十六兩稱出發了。

據說,解放前的很長時期,半個單縣城都吃卯莊的小鹽。

“卯莊的鹽,就是鹹,雞蛋換鹽兩不找錢”(鹽5分錢斤、雞蛋5分錢個),待到日落西山,錢賣不多,也就換一些糧食、十幾個雞蛋滿載而歸。

七十年代初,卯莊人毅然決然的治沙治鹼,屢敗屢試,做了非常艱苦,卓有成效的工作,挖臺田、沙地種沙打旺、鹼地種植田青。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探索,沙打旺、田青地裡慢慢能套植高粱了。改革開放以後,責任田到戶,鹽鹼地深耕,施土雜肥養幾年就變成了良田。隨著老百姓生活的提高,也沒誰吃小鹽了,淋鹽工藝就消失了。

村莊新貌

2013年之前,卯莊街裡還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身泥,嚴重影響村民生產生活。2014年春,在村兩委帶領下,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用時半年多,把卯莊村的大街小巷都修上了水泥路,大街小巷也都安裝了路燈,2014年,建設了道德講堂、農家書屋、會議室、便民禮堂、鄉村大舞臺等,配備了各種健身器材,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村容村貌徹底改觀。

每到晚上,鄉村大舞臺人頭攢動,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各種傳統文化宣傳牆畫隨處可見,在全縣鄉村文明建設評比中名列前茅,來參觀學習的縣市考察團絡繹不絕。

資料收集:江興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