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誤投率仍高達40%,德國走過了怎樣的百年垃圾分類史?

由 介面新聞 發表于 農業2022-11-27
簡介不過,這七大分類依然不是德國複雜的垃圾分類體系的全部

外國怎樣處理生活垃圾

誤投率仍高達40%,德國走過了怎樣的百年垃圾分類史?

文 | 介面新聞德國特約記者 錢伯彥

編輯 | 陳昇龍

6月28日,歐洲迎來了6月曆史上最為酷熱的一週。

這一天,家住德國法蘭克福的72歲老奶奶Erika Steinhauer拖著裝得滿滿的購物車出門了。在離她家不到數百米的地方,是這個街區的廢舊玻璃回收點。

Erika從購物車中掏出老伴喝過的空啤酒瓶,熟練地扔進了標著“棕色玻璃”的回收箱,孫子孫女喝過的透明可樂瓶則被扔進了“白色玻璃”回收箱。最後是那隻去年從亞洲超市買來嚐鮮的麻油瓶,面對著陌生的文字以及“詭異”的瓶身顏色,Erika在烈日下猶豫了許久,最終選擇將其擱置在了回收箱一側的醒目位置。

“等過幾天工作人員回收玻璃垃圾時,由這些專業人士來決定垃圾分類更為保險吧”,Erika思索道。

這只是德國垃圾回收點前的日常一景。

垃圾分類:環保事業的綿薄貢獻

當上海市民正在為7月1日起實施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而忙碌時,一向以嚴明紀律性著稱的德國人卻已經將垃圾分類認真執行了將近30年。

對於制定條條框框頗有心得的日耳曼人顯然更希望挑戰高難度的分類操作。

目前,德國大體將生活垃圾分為七大類:廚餘垃圾、廢紙張、包裝材料、廢舊玻璃、其他垃圾、大型廢棄物以及特殊垃圾。

幾乎在德國每棟公寓樓或者別墅區的角落裡,都能找到分別代表廚餘垃圾的棕色桶、代表廢紙張的藍色桶、代表包裝材料的黃色桶以及代表其餘垃圾的黑色桶。這也是被德國人戲稱為“傻瓜難度”的四大類。

在剩餘的三大類垃圾中,廢舊玻璃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比例相對較低,一般僅在每個街道才設有單獨的回收點,每個廢舊玻璃回收點又根據玻璃材質的不同,分別設有白色玻璃、綠色玻璃以及棕色玻璃三個回收桶。而以廢舊電池、噴霧罐為代表的特殊垃圾回收點則往往設在居民區的連鎖超市內;以白色家電為代表的大型廢棄物則需要與專業人員聯絡,並預約上門回收時間——或者,也可以選擇苦等六個月一次的統一回收時間。

誤投率仍高達40%,德國走過了怎樣的百年垃圾分類史?

柏林街頭五顏六色的垃圾桶。

不過,這七大分類依然不是德國複雜的垃圾分類體系的全部。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聖誕樹,這個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聖誕節購置的溫馨裝飾品就不屬於任何一個分類。各大城市都會於每年1月的第二週統一回收聖誕樹,如果不幸錯過回收的時間點,等待一年之久幾乎不可避免。

另一個特例則是飲料瓶。目前在德國出售的所有塑膠包裝飲品以及易拉罐都含有0。15至0。25歐元不等的押金,該筆押金需要將空瓶歸還至超市的自動回收機方可退回。即便空瓶理論上可以投入包裝材料垃圾桶,但實際操作中則因為押金的緣故幾乎人人都會將空瓶單列為另一大類。

誤投率仍高達40%,德國走過了怎樣的百年垃圾分類史?

舊衣物同樣不屬於以上七大類中的任何一類,需投入指定地點。

此外,各大城市,甚至不同行政區的各自為政也進一步加大了德國垃圾分類系統的複雜性。

相比於部分財政緊張的大城市直接將代表包裝材料的黃色垃圾桶置於各居民小區內,許多資金充裕的南德城市則以市政府的名義,向每家每戶免費派發黃色垃圾袋,居民只需在每週的指定時間將垃圾袋置於門口即可。

而在某些外國居民或學生群體比例較高的區域,或許是為了體諒年輕人和外國人在垃圾分類上的困難,將分別代表廢紙張和包裝材料的藍色桶與黃色桶合併為可回收類垃圾專用桶也屢見不鮮。

誤投率仍高達40%,德國走過了怎樣的百年垃圾分類史?

美國、德國、日本與法國的生活垃圾迴圈利用率。圖源:art

德國複雜的垃圾分類體系的背後,則是全世界主要大國中最高的生活垃圾迴圈利用率。

根據《德法公共電視臺》的調研,2017年德國的生活垃圾迴圈利用率高達66%,這個比例在法國和美國分別僅為40%及35%。

除了經濟上的收益,已經根植於居民心中的垃圾分類理念更是深化了德國人的環保意識。據《明鏡週刊》的調查,65%的德國人將垃圾分類視為個體對環保事業做出貢獻的第一步,並享受這種略顯瑣碎的家務所帶來的使命感。

這似乎就是垃圾分類的典範。

但卻鮮有人關心德國人達成這個成就用了多少時間。答案是一整個世紀。

非一日鑄就的垃圾分類

20世紀初,剛剛統一三十餘年的德意志帝國正在經歷迅速工業化以及人口爆炸。在首都柏林,大量湧入的產業工人使得這座城市蓬勃發展,卻也帶來了一個大問題:大量的垃圾。

當時以容克地主們為代表的城市管理者們給出了三個解決方案:填埋、焚燒以及分類再利用。

燃燒垃圾帶來的異味以及魯爾區優質煤礦的存在使得垃圾焚燒方案很快便被否決。而垃圾分類方案則於1907年正式在柏林夏洛滕堡區開始試點。

不過,即便是當時的垃圾分類僅有三大類別,也無法避免此次試點最終因為缺乏居民理解和支援、缺少財政補貼、無法從垃圾回收中盈利等因素而徹底流產。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女僕才會去進行垃圾分類。

自此之後,垃圾分類方案被人徹底遺忘,而垃圾掩埋甚至是垃圾山便成為了柏林人處理垃圾的預設選項。時至今日,當年的垃圾填埋場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高達87米的新漢納山(neuer Hahneberg),甚至成為了當下戶外運動愛好者訓練滑翔傘的好去處。

垃圾分類概念的再度復興則是在第三帝國時期。處於戰時經濟模式的納粹德國曾以政治口號的形式號召對“對垃圾進行全方位的再利用”,這其中又以針對金屬類垃圾、廢舊橡膠以及塑膠等石化製品的分類收效最佳。

隨著第三帝國的覆滅,這段歷史很快也被人們所遺忘。垃圾分類這個概念第二次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即便在今日也無人願意肯定納粹黨在垃圾分類利用領域的些許成就。

步入1950-1960年代,隨著萊茵經濟奇蹟的爆發,百廢待興的德國走上了快速復興之路。捱過了20年苦日子的德國人腰包漸鼓,他們甚至將繁雜的產品包裝或者包裝垃圾的數量視為攀比的標的。

這一切終於在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迎來了轉機。

1973年,民間學術團體羅馬俱樂部發布了著名的報告《增長的極限》,提出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認知開始在民間迅速傳播。同時期開始興旺的綠黨運動也逐漸將這一觀念植入了德國人的思維中。

此時,已經有大量德國人開始自發對垃圾進行回收利用。對垃圾自願進行分類,甚至成為了那代德國人時代精神的註腳。

到了1980年代,德國各個居民區內已經開始大規模放置廢舊玻璃以及廢紙張回收桶。儘管彼時垃圾分類仍然只是建立在個人自願的前提下,但是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帶來的收益及寶貴的二級原料使得垃圾分類獲得了民眾與工業界的一致支援。

值得玩味的是,彼時的西德政府卻從未表露過任何有關垃圾分類的立法打算。畢竟,窮鄰居東德始終願意從西德進口塑膠垃圾以換取寶貴的西德馬克外匯。

1990年,東德併入西德。失去了塑膠垃圾出口市場的德國政府迅速通過了《包裝條例》。該條例不僅是目前德國垃圾分類體系的雛形,更是宣告著垃圾分類理念終於在德國迎來了第三次復興。

那麼,經歷了一百餘年起起落落的德國垃圾分類體系就完善了嗎?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根據德國《時代報》的報道,德國大城市分類垃圾桶的“誤投率”高達40%,而作為萬金油的其他類垃圾誤投率更是高達60%。儘管詳盡的垃圾分類列表可以在網上以及市政廳免費領取,但是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考證諸如“用過的尿布屬於哪種垃圾”或者“貓砂屬於其他類垃圾與否”之類的瑣碎問題。

2015年,德國《迴圈經濟法案》正式生效,明確將垃圾分類列為公民應盡之義務,而拒絕履行者將處以30歐元至5000歐元不等的罰款。

如果把沒喝完的酸奶盒子扔進黃色垃圾桶,這屬於“普通誤投”;但如果把塑膠馬桶塞扔進黃色垃圾桶,那就屬於將面臨罰款的“刻意誤投”,因為此舉顯然是經過了一番思考後作出的不負責任行為。

誤投率仍高達40%,德國走過了怎樣的百年垃圾分類史?

複雜的垃圾分類指南。圖源:德國Taufkirche地區官

推薦文章

  • 醋烹洋白菜,簡單又美味!

    蔥蒜末炸至有些焦黃的時候下入控幹水的洋白菜,先不要炒,用最快的速度下醋烹出香氣,然後炒幾下,放鹽,再接著炒直洋白菜變軟變綠,再放一些醋就可以出鍋了(炒這個菜要求全程大火)家庭小貼士:1、洋白菜也可以焯一下再炒,不過感覺有點麻煩,而且存水會多...

  • 我把你捧在手心,你卻將我踩在腳底,為什麼有些人總遇到渣男渣女

    然而現實中我們發現,被寵愛的女生脾氣性格大多都有“作”的特點,她們可以任意哭笑,表達自己的不滿,而那些總被男生傷害的女生大多數為懂事體貼的女孩子,她們願意為愛情全心付出不求回報,她們更在乎經營自己的愛情...

  • 酒後找代駕,代駕竟酒駕!車主懵了……

    酒後找代駕,代駕竟酒駕!車主懵了……呼測儀顯示,駕駛人羅某存在酒駕嫌疑,而此時坐在副駕駛的車主倪先生,卻向民警大聲抱怨起來...